我父亲出生于原兰溪县赤溪乡插口村一个叫赵家垅的自然村里,九岁时来到当时的汤溪县莘畈乡一个山村里给人当养子。父亲从生存地到出生地,有一条水流,那就是沿着莘畈溪流入瀫水而后汇合到兰江的一道水系,在旧时交通不发达的时候,便是莘畈溪的山里人生存下来的一条命脉。
在这道提供生存命脉的水系中,对父亲来说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那就是伍家圩。
伍家圩,位于现在兰溪市游埠镇东向,衢江北岸,就在姚家通港枢纽上游的一个村庄。伍家圩的埠头旧时水运发达,加上圩田土地肥沃,粮棉丰饶,瓜果累累,引来四乡八邻的人们纷纷前往赶圩。小时候,记得伍家圩常常被父亲挂在嘴上。 所以,寻访伍家圩,我是早就有这个念头了。更为重要的是,在伍家圩,年轻时候的父亲经历了“人肉包子”和“邂逅母亲”这样两件难忘的事情。后来,父亲的这种经历也一直珍藏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到现在依然铭记于心——
每当雨后溪流水涨,莘畈溪的山里人将林木编扎成排,人们便开始“撑排”,“撑排”就是一种原始的水运,顺着这道水系而下,沿途做着山里货的买卖。
有一次,“撑排”到了伍家圩,货物泊在溪滩后,父亲说,那个饿啊,饿得两眼直冒花。大家就直奔街头,但街上人烟稀少,冷冷清清。这时街头边上一条弄堂里传来了吆喝声,并在向他们不停地招手:“来来来,这里有热气腾腾的包子。”大家都一起围拢过去,蒸笼里果然是热气腾腾的包子,一顿狼吞虎咽后,其中有人轻声说道:“不对劲啊,你们吃出来了吗?我吃到了一小截的手指头。”此语一出,大家就开始瓣开包子:吃到小脚趾的有之,吃到小指甲的有之,吃到小牙齿的有之……至此,大家明白了,自己是在吃“人肉包子”,而且是用小孩剁成的“人肉”!于是,大家细思极恐,出现了恶心,接着很多人翻肠倒胃地在开始了呕吐。
这世道,民不聊生,原来竟至于此!
还有一次,是十八岁那年,父亲他们一批林木“撑排”出来,因为生意好,到了伍家圩业已全部销售完毕。翌日打算与伙伴们一起打点回家,而老家赵家垅近在眼前(距离伍家圩五、六里的路程罢了),正想趁着空闲回家看看。于是父亲从投宿的东家出来,刚步入街头,猛得一见,再嫁的母亲,拖儿带女,流落街头。当母子叙述离乱之苦后,父亲把这次买卖所得,连本带利,除了留下回家的盘缠,悉数交给了母亲去填补家用,接济度日。
回家后的父亲,则是遭到了养父连日不停的辱骂……
父亲是苦,但在艰难的年代里,贫穷人家谁都不容易,养父自然也不容易。
今天我寻访伍家圩,破败的街头虽依然保存了下来,但踏上父亲当年的足迹,其实足迹却早已湮没在水泥地里了。所以,我只能在那里驻足良久良久,我多想在我的眼前,能幻化出父亲当年的形象……
步出伍家圩,站在江堤上,我思绪翻滚,我父亲在那饥寒交迫民不聊生的年代,尚且都能如此地看重人伦亲情,面对滚滚江水,我对父亲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父亲离开我们近30年了,在父亲的遗像上,我曾题写着:风范永存。
是啊,我父亲虽一介平民,老实巴交,但父亲担当得起这称号!
今天,就在9月25日我生日的这天,我骑行独往,寻访来到了伍家圩,遥望近咫天涯的父亲老家赵家垅,但是老家已经没有了父亲的故居,那是我们后辈们回不去的故乡了!所以,为什么今年的疫情过后,我一定要把自己老家那泥胚的房子修缮起来,为的就是让孩子以后能回得去故乡!让孩子可以记住:这里曾经留下了人伦亲情的温馨!
爸爸,原谅我吧,我本想继续骑行前往您的老家,我的祖籍地,但故乡已不是我可以回得去了。所以,当我再次遥望了一眼老家赵家垅后,就狠狠心,掉转车头,返回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342648/058780cab4c8ea0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342648/62139f374196838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342648/1a8e0f10647074c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