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聊同理心-认清人的本性,理解角色化生存。
12月12日,腾讯2018年会,小龙哥照旧出场,以下是小龙精选。
每年我有两次公开演讲,一次是微信公开课,一次是公司年会,很多人都期待我讲段子,这让我压力很大,但是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我还是准备了两页的段子。
对于用户来说,他们更希望被诚实的对待,而不是“套路”他们。让大家放下手机多和朋友见见面,虽然这只是一句口号,但是很多时候这才是用户真正所需要的。
我一直强调微信是个工具,而不是一个平台。只有工具才是对用户最友善的,才是真正对用户来说有意义的。微信一直要努力做好一个事情,就是把每一个用户当做他的朋友。
我认为互联网的本质是消除了消息的不对称,当信息充分流通起来以后,相应很多企业的组织形式会发生变化。微信本身最根源的价值,是希望整个行业里,所有在创造价值的人都能够得到价值的回报。
最后,我想用贝索斯的一句话-“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因为AI比你更聪明,更懂套路,但你可能比AI更善良。
这段话,表现出微信的产品观“好的用户体验,目标是做到自然”。
我们在使用一款产品时,其实是被产品所释放的一种价值所吸引。当一群人使用同一款产品时,我们这群人其实是有一些共同点的。我们刚开始接触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时,其实了解的是对方的角色。当我们被角色训练好,收敛自我,钻进一个同质化的壳里,就成了集体。集体人格通过教育形成。
教育方法:
1. 确定目标
2. 建立恐惧的边界
3. 提供正确的标的
4. 给予奖励,产生路径依赖
5. 不断重复
教育是反人性的,我们就是按人类对社会的美好愿望被教育的。我们做产品不是为了教育用户应该怎么样,而是让用户感觉到时情绪自然的表达,获得愉悦的体验。
好的产品是自然的,而不是你设计的角色“应该”完成的任务。
这里就要提到头条系产品了,如今天头条,抖音等产品。这些产品不是出于天然的热爱和兴趣所在,而是通过数据和a/b test驱动寻找需求然后以大力出奇迹的方式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这套方法论到底有没有问题?也许你很难想象黄征这样一个能参加巴菲特午餐在第一份工作期间已经身价千万美金的精英人士,会是拼多多的天然资深用户一样。
因此,头条系的产品是角色化的,给你推荐的内容都是基于你这个人的兴趣标签匹配的。微信的产品观是自然的,希望微信作为一个工作陪伴用户。
本人更推崇微信的产品理念,自然产生美,不希望被机器套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