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一种不动声色、极其顺应谦卑的状态中,对用户实行最大化的引导和控制,同时又完全让人感受不到这种引导和控制?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分享的核心内容——同理心。
曾国藩的“教子家书”:从训话到对话
我最早感受到“同理心”的重要性是因为《曾国藩家书》。
被老师和同学推荐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是本能抵触的——抵触那种高高在上教训别人的人。但当我硬着头皮开始看的时候,从前两封家书里,就立刻感受到了一种很不一样的东西。后来我发现,曾国藩有一个技巧——在教育自己孩子该怎么做之前,他会先做一个自我批评。
比如,曾国藩希望他儿子写字不仅要好,而且要快,一天必须要练一万字小楷——这应该算是一个很强硬的命令和教训了,如果他直接让他的儿子这样做的话,我相信他儿子也会抵触的。所以,曾国藩不是直接命令他儿子,而是先讲他自己。
他说,他这辈子吃了很多亏,其中一个很大的亏就是“写字特别慢”,而他写字之所以慢,是因为哪些具体的错误导致了这样一个缺陷,这个缺陷让他一辈子感到遗憾,虽然很想改掉,但改不掉了——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才明白,曾国藩已经在教育他的孩子了。
在这本《曾国藩家书》里,曾国藩教育他儿子,用的其实是同一个套路:
进行一番深刻的自我批评和自我反省
→对儿子的某个优点进行表扬
→告诉儿子“我当年跟你一样,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把自己作为一个父亲、一个过来人的经验教训告诉自己的儿子。
简单来说,曾国藩的教育方法就是:
从训话到对话。
虽然是在“教子”,但他的界面是一种“对话”的方式:从“把我想说的、我的意志、我的认知强塞给你”的这种灌输,到“如何营造一种语境,实现双方认知重叠,形成共识”。
从另外一个角度,曾国藩的教育方法也是“从命令控制到助推”的过程:把一个显性的、强势的命令转化和隐性化,把命令和流程预埋在互动过程中——你觉得是按照你的意愿、立场、视角在认知、选择、决策和行动,实际上,是沿着我事先设定的一个你看不见的轨道在运行。
用这个逻辑来看现实中的“人机关系”,也就是组织里下属与上司、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对话”过程,可能更容易理解:
最糟糕的员工是:领导下命令,他敷衍打折地执行,甚至不执行;
更高一级的员工是:领导下命令,他不折不扣完成任务;
更高阶的员工是,不用下命令,或者只是给出某种提示,他就能从众多的碎片化信息当中提炼、合成领导和其他员工的需求,把这种需求变成一种命令——他们之间的这种互动已经不再是一种用明确语言进行的对话,而是一种基于场景的潜对话。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只有从“用明确的语言下达命令,表达需求”到
“用非精确的,多形式的语言表达关于自身需求”,
最后达到“从对方的行为、表情、手势、状态里解读对方的需求”
——也就是:完成了“从对话到潜对话”,才是实现了最高认知,达到了互动的最高境界。
大家可以问自己:
你在跟别人说话的时候,是训话还是对话?
这样的对话是“单一信道”还是“多信道”?
是“普通对话”还是“潜对话”?
你跟他人的互动是明确语言的理解,还是基于对场景的深切感知进行的“潜对话”?
简单地说,你处在对话方式的哪个层级?
今天的课让我想起无印良品的一个重要的设计师深泽直人,和其著名的设计理念“无意识设计”。他的经典作品之一,用拉线控制的壁挂式CD播放器。在阐述其设计理念时,他说, 第一,我们小时侯都有一种记忆,就是用拉线来控制电灯。拉一下灯亮起来,再拉一下灯就灭掉——这个交互体验所有人都懂。而深泽直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为无印良品设计了这款拉线的CD机。所以,哪怕从来没有见过这款产品的消费者,也不需要任何使用说明书,都能知道只要拉一下这根线,音乐就会播放起来。这就是一种“无意识”的设计,它不需要消费者再去额外学习什么,而是调动起最自然的,隐藏在消费者心底里的经验,来实现产品的作用。 第二点更加奇妙。如果你回忆一下拉线电灯的感觉——你一拉线,灯光就洒下来,充满整个房间;想睡觉的时候,再一拉灯,房间又重归安静和黑暗。这种人和外界交互的美妙的感觉,和普通的按键开关是非常不一样的。年龄稍大的同学可能还有一种记忆,就是小时候的拉线电风扇——一拉线,风扇就开始转,徐徐的凉风就扑面而来,这也是拉线这个动作带给我们的经验和记忆。而这款CD机,当你拉下这根线的时候,CD就会开始转动,而音乐就会飘然而来,然后充满整个空间。就像是突然吹起来的凉风,或者是洒满屋子的灯光一样。深泽直人正是利用了人的这种“通感”,一下把这款CD机和很多其他的物品关联在了一起,制造出了一种特别的体验。而这一切都是毫不刻意、自然而然就发生的。所以这款产品也成为了他设计生涯的一个经典。
在营销领域中,沟通即说服,本节课在营销领域的应用很强。
我们说最高级的销售是不谈产品,而是通过沟通挖掘客户潜意识的需求,沟通的目的是产生购买或合作,初级的沟通一般就是上来就介绍产品,这已经错误,即违反了同理心的原则,同时让客户建立防御机制,而沟通的目的是让客户自发自觉的去意识到我需要这个产品,所以必须绕开客户的防御机制,这个很难,唯一的方法就是不让客户建立防御机制。
利用吴老师这节课的核心方法,自己先要建立认知,也就是底层逻辑,不要尝试着去说服,而是朝向结果去预设和引导,然后是洞察,即留心观察互动,去捕捉哪怕一个微小的细节形成触发点,利用算法即技巧或者工具实现客户潜在需求的挖掘,待客户主动意识到他的需求,成交就是水到渠成了。整个过程就是老师说的:意中有,语中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