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档堪称“史上最拥挤春节档”,四部“粉丝电影”并肩登陆,打响票房撕逼大战。巧合的是,四部电影都有一个共性——都把“流量花生”(当红的小花小生)当成了卖点。
《乘风破浪》有当红小花赵丽颖、《大闹天竺》有新晋小生刘昊然、《西游伏妖篇》成了吴亦凡的卖萌专场,还有很多人冲着张艺兴去看《功夫瑜珈》……
为什么四部大片,都不约而同地用了这些演技实力令人生疑的当红偶像?若说王宝强、韩寒这些导演新手,启用“流量花生”撑门面、充票房还情有可原,可为什么连成龙、唐季礼,徐克、周星驰这些资深前辈也来勾搭小鲜肉?难道走向下行之路的华语电影,真的只能靠面瘫小鲜肉来拯救了吗?
当然,大家都看得很明白,他们看中的不是“小鲜肉”,而是“小鲜肉”背后那群粉丝的消费能力。于是有一种言论就流行起来了:人傻钱多的粉丝搅乱了中国电影市场,是中国电影品质低下的缘由之一。
但在本人看来,这些貌似“正义”的批评,其实是一种一叶障目的偏见——如果不充分了解粉丝的追星机理,不去深究粉丝经济的深层逻辑,仅仅通过舆论咒骂粉丝脑残,并不能对中国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要全面了解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就得从影院的新生代主要消费力——“粉丝圈”去寻找奥秘。
01
粉丝=脑残?NO!
高学历、高收入人群也沉迷“小鲜肉”
首先,影评人应该摒除偏见,小鲜肉的“粉丝”们数量庞大,但未必都是“脑残”。
智商低下、情绪狂躁、不务正业……对,过去我们就是用这些标签来妖魔化“粉丝”这个族群的,但实际上,这些十几年前的成见,已经无法精确归纳当代粉丝的属性特征。
现在的粉丝,早已不是那些只知道追在偶像屁股后面大喊大叫,哭哭啼啼的傻缺了。
留意当今娱乐圈、粉丝圈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在相当一批小鲜肉明星的粉丝身上,你固然还能见到追星族们特有的疯狂、愚昧和偏执,但更多的时候,粉丝族群里起牵头作用的是这样一批“高端粉”——他们行事有序、训练有素,他们能够将追星热情,迅速有效地转化为有利于偶像的行动;而在偶像的代言、影片和其他相关商业产品需要支持时,他们又能提供金额可观的消费力——他们更像是偶像身边的“暖男”和“亲妈”。
知乎上有人提问:“杨洋的粉丝在粉圈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有网友用“技能树”的方式,告诉人们“羊毛圈”(杨洋粉丝圈)是多么的人才济济。圈影业,画手联盟,向阳乐团,晚报,工坊,读书会,游戏馆……
这些通过才艺特长自发集结起来的粉丝部落,告诉我们杨洋粉丝的技能,几乎覆盖了影视、绘画、阅读、文案、媒体、音乐等多个领域,他们各司其职,各展所能,早已进化为一支训练有素、能量巨大的队伍,他们组织化、体系化、规范化的追星行动,已不能用朴素单纯的追星情感来形容。
而在信息爆炸、玩法多样的自媒体时代,粉丝群体更是能通过多个媒介、多个渠道来支援偶像。如今,大多数一线明星,其粉丝都组成了“全媒体化”的线上部落——微博官方粉丝会、微博超级话题、明星官方贴吧、明星后花园贴吧、粉丝投票群、控评群、文案组、打榜微信群等等,这些线上虚拟群落,提升了粉丝间即时通讯的便利性、追星福利的多样性,而偶像三不五时的“空降”(比如偶像微博发福利,微博电台直播,百度贴吧现场答疑等等),使粉丝与偶像的双向互动成为可能,也极大地激励和延续了粉丝的追星冲动。
最可贵的是,这些高度组织化、规范化的粉丝群体,本身是不领偶像一分钱工资的——他们纯粹靠着“用爱发电”走到了现在。而在偶像电影上映的关键当口,这些粉丝部落对票房和口碑的助力,更是殊为重要。
02
“包场”成风,狂热粉丝用购买力征服市场
告别了昔日“散兵游勇”的状态,团体作战的粉丝战斗力、凝聚力倍增,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了“鲜肉电影”票房的可靠来源。
影片资方颇为看重的一点是,狂热粉丝总是能把自己的消费力倍数化。
粉丝圈近年很流行一个词语,叫做“包场”。
简而言之,就是指偶像出演的电影上映(或其他商业代言产品上市)期间,某个(或少量)粉丝自费发起的,将某个场次(某个影院)所有观影席位全部垄断购买的行为——这样的大包大揽,显然需要惊人的消费力予以支撑。
但这并不只是个别粉丝的冲动性消费,这样的“包场”,常常会形成示范效应和跟风效应,掀起粉丝圈内的恶性竞赛——“包场”粉丝会在贴吧、微博、论坛等场所,颇具优越感地晒出自己的“包场”成绩:如几百张电影票根、购买偶像代言产品的缴费小票、偶像新款代言的样品等等,从而引发一轮轮“包场”竞赛接力——消费额最高、对偶像票房贡献最大的粉丝,会享受某种荣耀感,成为粉圈里倍受崇拜的英雄。
而对于鹿晗、井柏然、李易峰、吴亦凡、杨洋、张艺兴这些粉丝基数庞大的“流量小生”而言,“包场”更是成为一项有组织、有纪律的消费义务。每次“包场”活动,先由粉圈中的“大V”发起召集令,摊派包场任务,分配包场指标,统计包场业绩,将包场工程精细化、系统化,并植入奖惩机制。而粉圈当中的“土豪”会成为最忠实的赞助者,他们对偶像票房的贡献,通常是几何级数级别的。
一个脑残粉对票房的贡献力,几乎相当于10个普通随机观众,更何况他们还是集群作战、团队作战。高购买力粉丝的重金支援,营造了一个又一个“小鲜肉电影”的票房丰收。
03
组织化体系化的粉丝群体,自发充当电影“水军”
而消费力有限的粉丝也没有闲着,他们将负责在偶像电影公映期间,充当“拉客”人员。这些粉丝同样认领了“指标”——比如“一定要带多少个人观影”、“一部电影至少刷5遍”、“买票请朋友观影”等等,这些“指标”虽然没有“包场”这么恐怖,但“业绩压力”同样很大。
另外就是粉丝自发组织的“水军”,专门负责偶像电影的口碑建设,他们的战场是微博、贴吧、论坛、豆瓣和知乎。他们先由粉圈里文笔最好的写手,提前拟定“口碑模板”,再全员发动粉丝群体在各大论坛复制粘贴,这些“模板”里还不乏头头是道、有理有据的长篇影评。
他们还派有专人二十四小时监守各大论坛,一旦有不利于偶像作品的声音出现,立马发动人海战术进行反击,竭力将批评的声音边缘化。他们还精通“反讽法”、“扒皮法”、“揭黑法”等多种辩论技巧,迎头痛击反对者,覆盖负面信息,从而给中立观众带节奏,塑造“偶像演技很好,影片观感很好”的正面印象。他们还有一部分专门提前注册大批豆瓣小号(养号),为偶像的作品“刷高分”。
由此可见,为什么电影市场如此青睐“小鲜肉”?因为只要有“小鲜肉”撑场,不仅意味着票房保底,不仅意味着宣传噱头和新闻关注度,更意味着你连雇请水军的成本都节省了一大半——粉丝自发的追星热情,竟能渗透到电影造势的多个细节里,覆盖电影宣发、电影口碑维护、地面推广等多个专业领域,并且都能拿出不亚于专业从业人士的表现。
粉丝能为电影官方提供这样免费而物超所值的“额外贡献”,而高高在上的“懂影帝”们(注:自诩懂得欣赏电影的资深影迷)却高冷装逼,惜票如金,不愿为自己心目中的“口碑佳作”付出更多购买力——这两种判若云泥的消费态度,自然导致了电影市场格局的强烈反差。
04
资方心声:围绕“小鲜肉”组建电影项目才是大概率获利的商业模式?
粉丝群体的给力表现,使“高价邀约小鲜肉”成为了当今中国电影市场的一条指挥棒——几乎所有电影资方都认清了一个现实:只有投资“小鲜肉”参演的电影,才是最可靠的赢利点;满足粉丝口味,围绕“小鲜肉”组建电影项目才是大概率获利的商业模式。
2016年整年,由小鲜肉(花)们担纲的“粉丝”电影,都迈过了亿元票房大关,但几乎无一例外地遭遇了“叫座不叫好”的命运:
《盗墓笔记》(井柏然、鹿晗)票房10亿,豆瓣评分4.7;
《长城》(景甜、鹿晗、王俊凯)票房11.7亿,豆瓣评分5.0;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韩庚、吴亦凡)票房1.5亿,豆瓣评分4.8;
《致青春2》(刘亦菲、吴亦凡)票房3.3亿,豆瓣评分4.1;
《大话西游3》(韩庚、唐嫣)票房3.6亿,豆瓣评分3.7;
《爵迹》(吴亦凡、陈学冬)票房3.8亿,豆瓣评分3.6
这些数字已经说明了一切。这也正是为何资方宁可被资深影迷骂得狗血淋头,也要乐此不彼地摄制“偶像电影”的缘故。
这种现状,很难轻率地断言好坏,从另一个层面讲,无论粉丝对偶像的爱是出于自我认同、贪恋美色、情感代入还是爱屋及乌,至少他们是真心买票,真心观影;或许,他们真心认为偶像的脸蛋比一部好影片更值钱,这样的价值排序,虽然是电影的悲哀,但至少是娱乐的成功。
中国电影市场毕竟不是高端艺术鉴赏市场,其票房、其利润能被粉丝群体的冲动性消费或规模性消费轻易左右——这也折射出一个现实,中国电影市场尚处在一个野生的时代,一个草莽的时代,大多数公众对电影的消费诉求,仅仅是娱乐消遣或随机跟风,是逛街喝茶的替代性选择而已。而一部好片和一部坏片,对于许多公众而言,对心灵的冲击差别并不大。“既然看这部和看那部差不多,我为什么不干脆看看帅哥多的那部?”正是很多随机观众的心声。
无论“懂影帝”们如何长吁短叹,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中国观众电影审美水平不高的现状,也无法阻止市场驱动下,未来一部部接踵而至的粉丝电影和偶像电影。尽管,这些“作品”离电影的本质越来越远。
05
反思:“小鲜肉”对电影市场到底是贡献还是伤害?
我们对“粉丝”这个特殊物种的总结观察,并不是为了制造新的歧视,而是为了以此为镜,观瞻中国娱乐(影视)产业市场的现状。
很多人或许不解,为什么追星已经不再是中小学生专利,连这么多高学历、高智商的“成功人士”,也要不顾身份地涌入“脑残粉”的群体里;为什么他们在日常生活里对消费账目精打细算,却唯独愿意为偶像一掷重金?一张帅脸,真的就值得他们付出这么多吗?
有人是这样解释“大叔级”(大妈级)粉丝心态的——偶像,可以视作爱情的某种补偿品,不容否认的是,在物质水平刚刚脱贫的中国,人们方兴未艾的精神诉求无处安放……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男人女人,身上都缺乏完美伴侣的品质,一个颜值突出、形象良好的男友(女友),自己几乎没有相遇的可能。
而“小鲜肉”(花)所塑造的屏幕形象和公关形象,恰到好处地弥补了他们对于完美情人的想象,使他们心甘情愿为偶像慷慨解囊,这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变相的,为“爱情”的奉献——既然是为“爱情”的付出,自然就是无条件的,那么偶像演技水不水又有什么关系呢?偶像作品渣不渣又有什么关系呢?
“鲜肉”偶像,给了千千万万平凡观众一个对抗庸俗、消解乏味生活的宣泄出口,使许多日常生活单调乏闷的中产群体得到了新的精神寄托,这种情感价值,完全超越了一部优质影片,一个优秀演员所能给予的一切。这,或许便是许多事业有成的成年人也能产生追星冲动的缘由所在。
当然,“粉丝爱看脸”这种现象,也并非中国独有。过去十余年间席卷东亚的“韩流”,同样是看脸经济的产物——2014年《来自星星的你》捧红的金秀贤,2016年《太阳的后裔》大火的宋仲基,这些大红大紫的跨国偶像,实际上也曾背负过“面瘫”指责,但依然止不住粉丝们掏钱包场、包机看偶像的冲动。因此,对“鲜肉”的热爱,可以说是全球粉丝的共性。
那么,“小鲜肉”对电影市场到底是贡献还是伤害?应该说,“小鲜肉”培养了大量潜在观影人群,将许多低龄受众、年轻受众带进影院门槛,拓展了影院观众的人口基数,为电影事业的普及和启蒙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小鲜肉背后的商业价值,也有利于更多的资本涌向影视行业;但是,“小鲜肉”电影的泛滥,一定程度上也挤占了其他类型优质电影、优秀演员的生存空间,使电影类型变得单一化,格式化、肤浅化,这当然不利于中国影视拓展自己本来就不高的上限。
当然,一个良性的(娱乐)电影消费市场,是应该由多元化的电影类型、多元化的审美诉求、多元化的观影诉求共同构成的。我们并不是完全排斥“看脸经济”,我们也谅解产业化程度不高的中国电影,出于市场需求生存需求迎合“低层次审美”的无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默认了“偶像至上、鲜肉至上、娱乐至死”,即使在“烂片云集”、低俗化审美占据主流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出现过《新不了情》、《重庆森林》、《喜剧之王》、《东邪西毒》之类的经典影片。然而,在越来越“不差钱”的国产电影里,我们看到隽永之作的可能性却越来越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