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妖怪
文:Recycler
113/203.1643
当你看到一个男人按住一个女人,要想剖取其心脏。我们自然会认为这个男人是恶人。我们细化一下男女主角,如果男人是个道士,女人还是女人,我们会犹豫一下,这个道士怎么会欺负女人,道士一般都是正义的化身,为什么他会这么做,在我们的认知中,这个道士也许是恶道士,那么这种欺负女人的行为就可以解释通顺了。再细化一下男女主角,道士还是道士,女人是美女。我们会二话不说认为这个道士图谋不轨。
我也会这么想,当一个柔弱的且又是漂亮的女人被人欺负的时候,我们并不会考虑强势的那方是什么角色。道士也好,和尚也好,警察也好,名门正派也好。只要是欺负一个弱女子,或是一个小孩,或是一个病人。我们总是把强势的一方定义为邪恶的,即使他的本职是正义的。因为这世界有太多的邪恶伪装成正义的面孔。
故事还没完,这是《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一则故事。这事的结尾,那个美女被一个路过的英雄救了下来。圆满了吗?没。美女化作一阵烟跑了,现场剩下道士和英雄两个人。接下来就是道士对英雄的责难。说什么,这个女妖怪吃了多少人,好不容易抓住她,正要剖心就地正法,被你放走了,这是放虎归山,云云。
故事有点神话色彩,故事的内容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故事后面的思考,也算是作者的纪晓岚的思考。他说,有些人对于贪官,持一种宽容的态度。认为挽救了一个人,是一件功德。殊不知,救了一个贪官,却害了更多的人。
故事内容和引申就这些,但是我想了一些问题,一些令自己糊涂的问题。
如何鉴别弱势是真弱势?
如果正准备被剖心的女人是真女人,不是什么妖精。那英雄的行为值得嘉奖。如果贪官能迷途知返,那也算是功德一件。关键是我们并不知道女人是真女人,贪官是真悔改。无法从瞬间的信息知道一个人,更甚至对一个人了如指掌,也无法确定下一秒会有什么举动。妖精的世界很复杂,想变成谁就变成谁,幻化成需要的角色,得到人们的共鸣。还是做人类简单一点,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无法突变,容易理解认知。农村人认为城里人套路深,人类也同样认为妖精的套路也不浅。一会幻化成美女一会幻化老妇一会幻化成老者,白骨精把唐长老玩的团团转。
人与妖比起来,妖算是高一层的。贪官在人群里也算是高一层,关键是他们有撒谎的技能,以便其幻化成各种角色,而好人不具备这一属性。好人之所以是好人,一方面做好事,另一方面实诚,做了坏事也承认错误,并改正。而坏人属于生活的演员,一会扮演正义,一会扮演邪恶,更关键的是,切换角色没有规律可言。
贪官得势的时候,扮演邪恶的角色。失势的时候,立马悔改扮演好人的角色。他年东山再起又一次扮演坏人的角色。这几乎成了历史规律。
那些迷途知返的坏人却是少之又少,人们很难做到,因此此类故事被人们传颂。人们也希望这样的奇迹发生,更希望是由自己普渡的恶人,那么自己就成了菩萨心肠。有副好心肠是好事,可以帮助人,但是渡不了人。因为两件事的主体不同。前者自己付出就可以,后者需要对方改变才可以。人的心总是琢磨不透的。
我们不知道被欺负的女性是否是妖怪,我们不知道贪官是否能改邪归正。甚至我们不知道任何人讲述的冤屈是否真实。要么我们怀疑一切,不去惹事,做一个他们眼中的麻木客,这样我们再见到有妇孺大喊救命,会认为是家庭矛盾。要么我们从我们本身的同情心出发,主动为弱者解难,但要承受或好或坏的结局。
纪晓岚的小故事反映的道理,并不是个例,而是人类的普遍现象。最近有个案子很热门,孩子的母亲四处博取同情,既想要道歉,又想要正法。我们可怜她,都想满足她的诉求。有个别老师的解读,这两个要求,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同时实现的。事情的是非曲直并不是一个弱女子说什么就是什么的。
说得清的是理,说不清的是情。现在连理都说不清了,因为理需要时间去验证。有句外交辞令,不干涉别国内政。当看到他人水深火热的时候。我们是否也该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
不干涉是一种生存的智慧,干涉是一种冲动的情义,怎么做都有充足的理由。不管怎么样,作为一个当事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不帮忙可能会害了一个人,帮人也可能害了更多人。
~~~~~~~~太长不看~~~~~~~~~
简版:永远看不清事情的真相
~~~~~~~~~~声明~~~~~~~~~~
欢迎交流思想。
谢谢您的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