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是最戳心窝子的东西。
近年,经常看到一句话:
“喜剧演员去演正剧,那就是降维打击。”
一方面,是对喜剧演员演技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从侧面说明了演喜剧的难度要比正剧高。
不过,大环境来说,被大众广泛所知的喜剧演员数量,貌似比不上正剧演员,更加比不过流量明星。
虽说,他们倒没有小众到像话剧、音乐剧等剧场内的演员,但喜剧演员好像在某圈真的比较难“混”出名堂来。
把人逗笑,持续给人带去快乐,本就是一件难度系数不低的事。
好像还有一句话,忘了在哪里看过的,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这句话跟卓别林的名言不谋而合:
“人生近看是悲剧,远看就是喜剧。”
近年有关喜剧的综艺,产出了很多优秀的喜剧作品,而且,有不少是纯喜剧,就是并非“喜头悲尾”,硬要输出点教育啥的那种类型的。
毕竟,本就是为了欢乐去看的喜剧,眼泪应该是笑出来的,而不是这一秒笑完下一秒就上个悲剧情节哭出来的。
那些优秀的喜剧作品,编剧的脑洞会让人惊掉了下巴,演员的演绎更是让人笑掉了大牙。从剧本、道具、演员到最后的呈现,每一个环节,都是幕前幕后的主创们共同的心血成果。
有时候,我也有个小疑惑。
既然,近年来在综艺里能出如此高质量的作品,那为什么条件更好、选拔更严的一些大型晚会,反而越来越少能出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或演员了呢?
小时候,喜剧演员都是看港台电影认识的。开始接触春晚的时候,喜剧演员是从春晚小品里认识的。而现在,喜剧演员是从综艺里认识的。
以前,喜剧演员几乎都能从小品走向影视;现在,影视剧多了,但感觉还是在综艺里,才有更多机会看到他们。
不管是新人,还是“老人”。
明显地感觉到,在竞争剧烈的娱乐圈,他们的机会来得很不容易。
实力不缺,那是缺少运气吗?
在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里,黄渤一脸关心地问蒋龙,现在接戏的机会多不多?
蒋龙回答说:
“基本上处于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其实,总是很有盼头,但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但是总抱有希望。”
他说的时候,语气很平常,就像大家在闲聊着“我今天上班了”,那样的平常,而道出的却是当下的困境,以及逐梦的艰难。
所有的赛道都有二八定律,首先,光熬就能熬掉一大半。
他习以为常地说着自己目前的心态,或许也是很多逐梦者当下的真实心理写照。
我,共鸣了!
说得真的太贴切、太真实了,就是这种类似飞蛾扑火的天真感。
喜欢、热爱一件事情,就会为了它在看不到确切希望的环境中,不断去学习、去努力、去坚持。
而它,会偶尔、没有任何预兆地透一点点光出来,却仅仅只是一点点光。当你扑过去后,又会回归迷雾,回归到看不见前方的日常之中。
不知道机会什么时候来,只知道只要有,就得全力以赴。
不知道这梦是否能实现,只知道一旦停下,这辈子说不定就实现不了了。
逆境中不放弃,很有盼头地抱有希望。
终于,他的努力和才华被看到!台下徐峥立马说要跟他加微信,蒋龙的盼头成功多了一个了。
看到这个画面,我也幻想了一下,假如自己也能有这么一天……应该会激动到语无伦次吧!
虽然,那也只是一个盼头,但也代表着一个希望,一个可能会在未来发生的机会。
机会的前身也许是一个盼头,可能是意料之外得到的,也可能是当下的每一步,一点点攒下的幸运促成的。
愿每一位逐梦人,都能熬出云雾见月明!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