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聆听名师课堂 促进自我成长

聆听名师课堂 促进自我成长

作者: 是nny666 | 来源:发表于2020-04-16 21:11 被阅读0次

        今日聆听了孙双金老师执教的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一课,之所以把孙老师这节课作为当天学习的首选,原因有二:一是我们学校是平顶山市唯一一所加入全国名校联盟的学校,并和孙双金校长所在的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结为联盟,同时去年引入《12岁以前的语文》系列校本教材。二是因为在年前小语工作坊举行的微课大赛中,我参赛的课题同为《找春天》,带着一丝惊喜,认真聆听,仔细做笔记,寻找与大师之间的差距。

一、重视朗读,夯实基础。

        低年级的学生受其年龄特点和识字量有限的制约对于课文的朗读不易做到声情并茂的朗读或是熟读成诵。所以,朗读能力的指导对于低年级的课堂来说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孙老师在课堂伊始便提出了语文课堂的三大法宝——读、思、写。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采用开火车读,男女生互读,师生接读,师范读,生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进行课文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思,思中悟,悟中有所获。学生从不同形式的多次的朗读中真正的体会到孙老师所说的读书的三种水平——念读,朗读和诵读,其中,诵读为最高水平。

二、重视听说读写的结合。

      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是:“以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语与文密不可分,不可偏指,所以称为“语文”。在孙老师的语文课上,“书声朗朗”是十分鲜明的特征,他始终坚持把读书训练放在第一位,而且,读书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层次地读书。学生不仅读得多,而且“议论纷纷”,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声不绝于耳,教师方式多样,灵活多变地组织说话训练,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练习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这节课中他精心策划仿写训练《秋天来了》,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一组负责一句,练得得当,练得巧妙,练得及时,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将教学的重点内化为素质与能力。

三、重视课堂评价

        听孙老师的课你会发现,他特别尊重学生,无论是谁,无论说得是否与他的提问有关,只要学生发言,他总是那么专心地听,从不心不在焉,也从不随意打断学生。只要能够积极举手回答的小朋友,孙老师都不吝赞美,一个个小才子、小才女就这样诞生了,这样的赞美在课堂中还有很多,如“看看你的是慧眼,还是和我一样的火眼金睛”“你像个诗人”“你答出来了,你就是清华大学的本科生!”孩子们的自信心就是这样被建立了。他们大胆地举手发言,发言错了也不气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我想,这是因为深厚的教学积累和丰富的教学机智给了他这么充足的自信,这更是他的一种教学信念——始终把学生的思考作为自己宝贵的教学资源,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被尊重的感觉,找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的感觉。

孙老师的课总是那么洒脱自信、自然亲切、厚重凝练、活泼而深邃,从不给人以表面上的热闹和虚华;孙老师的课总是能上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成为孩子们“精神的天堂”!

        孙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是一场马拉松,目光要放远,要下慢功夫。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核心素养,你是什么样的老师,就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正如这节课中他最喜欢的学生对他的评价“你是在带着我们玩儿”,他认为语文的最高境界是“玩语文”。犹记得2018年12月有幸跟随赵校长等来到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参加语文“深度学习”研讨活动第一次目睹孙校长的风采便被深深折服,他提出的“四小课堂”(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常举,小嘴常开)理念深深的铭记在我的心间并常以此来作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依据,总之,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要坚持不断地学习前辈名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领悟升华以华为己用。人生也有涯,学而无涯,我不敢断定自己能走多远,却坚持时时可以前行,立不悔之志,怀敬畏之心,前路虽漫漫然而行则将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聆听名师课堂 促进自我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cj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