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儒家典籍可分为“书”、“经”、“传”几大类,其中的“经”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难懂,所以常常由“传”来解释“经”。“经”和“传”的关系,大约可以看作是教材和教辅的关系。例如《春秋》,虽然今天看来是一部编年史,但无论讲多大的事儿,都是一语带过;如果没有《左传》,就几乎无人能读懂《春秋》,因为《左传》讲同一件事儿,往往千言万语,故事背景人物对话都要丰富得太多。所以《春秋》常和《左传》《公羊传》《榖梁传》三部教辅合刊在一起。
那么就有个问题来了,既然《春秋》记史极简,一语带过的文字为什么能登上儒家经典的最高地位呢?孔子认为,写史传统追求的是政治正确,而不是客观事实。某国某人在某时做了某事,对于统治阶级而言,这就够了,不需要太多解释,史官只需要“直笔”,无需立场。这正应了那句“不懂政治就不懂新闻”的名言。
二、孔子姓孔吗?其实他老人家是姓子啦。子姓衍生出很多的分支,其中一支以孔为氏族名,孔子就是孔氏的第六代。当时的姓很少,氏却越来越多。事实上在很多时候,氏都比姓要重要,就像现代社会里,一个人的住址比籍贯更重要一样。姓是血缘符号,氏是家族分支符号。在孔子那个年代,有“同姓不婚”的传统,两家人即使不同氏但是同姓,也是不可以缔结婚约的。姓在历史的演变中慢慢从舞台消隐下去,氏也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我们今天概念中的姓了。
姓与氏的演变,其实也是周封建时期的社会结构的演变。弱小的周族联盟灭掉了强大的商王朝,可是在那样一个交通不便,文字草创的荒蛮时代,治理这么大的领土这么多的民众,周朝的开国者并没有经验。这就不难理解后来的老子之所以提倡“小国寡民”,其实是一种很实际的治理格局。
周朝的天子们想到的办法是,治大国可以化大为小,将子弟亲戚功臣等分封到全国各地,分封建国,故称“封建”。周天子和这些封建的诸侯们都是打断了骨头连着筋的亲戚,所以在春秋时代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很少有你死我活的打法,双方各有节制,直到战国以后才充满了血腥的味道。当时参战是贵族才有的特权,最低级的贵族“士”是军队的主力,士兵一词也就是这么来的,只有士才有资格当兵。既然是贵族,士兵打仗当然要遵循一整套优雅的贵族礼仪,战争中秉持那些不接地气儿的贵族精神,都不会死缠烂打。由此衍生出了儒家的士大夫文化和日本的武士道。
分封是一种逐级向下的金字塔结构,天子分封诸侯,诸侯还要再往下分封。上至周天子,下至最低的贵族士,家族关系才是政治关系的本质,所以《大学》里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序列是非常合理的,管好一个贵族之家就相当于治理一个小国。周朝的天下是靠一整套家族宗法制度维系在一起的,周礼随着封建制的没落而没落,所以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的事业也注定要输给历史的滚滚车轮。秦统一中国后废除了封建制,“修齐治平”就更没了着落。
封建消亡,宗法解体,到了中央集权的农业社会再遵守“封建社会”的周礼,是不是就有点儿刻舟求剑、削足适履?源自小社会的体制和礼法,被郑重其事的在大社会里宣扬鼓吹,纠不纠结我们各有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