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一直是我最最最讨厌的生物。
咬你的时候吧,不动声色,之后还会留下一个圆形的“包”,像给你示威一样,就好比我们出去旅游,打卡协商‘到此一游’。
等你察觉,发现痒的时候,怕已经是晚了,凶手不知跑哪去了,你说气不气。
好吧,那雄性的蚊子不咬人了吧,可不咬人的时候,又会在你耳边嗡嗡嗡地宣泄主权。
尤其躺床上的时候,心想,
“大哥,你咬就咬吧,你进得来蚊帐,我认栽,不过你们低调点,别在我耳边嗡嗡嗡行么?”
蚊子的罪状还有第三点,咬人吸血,跟抢匪小偷一样,从道德的观点上,让我觉得这种掠夺的行为,十分赖皮。
人类灭蚊的脚步,从未停止
非常感谢上帝,世界上,并不只有我是这么讨厌蚊子。
不管大家赞不赞同第三点,前两点,就足够让大家不爽的了。
于是英明的科(SHANG)学(REN)家们,就陆续发明了各种驱蚊工具、手段。
LOW一点的,蚊香、灭蚊喷雾,没准对蟑螂也适用,喷一小撮,气味填满整个屋子,久久不能散去的那种。
现代一点的,蚊怕水,草丛、仓库、户外必备,短期效果极佳,就是粘乎乎的感觉不太好。
以上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后来科学家们,又想到了从源头上入手。
具体做法就是,培养一些没有繁殖能力的蚊子,投放散播出去,让它们XXOO之后也就无法繁殖了。
大家也不用担心,万一蚊子灭绝后,是否会对生态造成影响。
答案是,NO。科学家已经研究过了,蚊子作为食物,有很多同级替代。也就是说,它们在生物链里,也没有那么重要。
不管这些科技最终的成果如何,小飘想说的是,总之人类在灭蚊的道路上,
从 未 停 止 过 脚 步
同情蚊子?呸!
话说,我对蚊子产生怜悯之心,是在我了解到,蚊子竟然只有3天寿命起的。
或许我做个假设,大家想想: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三天,你又会有什么感受呢?你又会怎么做呢?
某天,长着一双腐朽翅膀,弥漫着绝望气息,就是我们电视上经常看到的死神,突然降临到你日常乘搭的公交车上,他对车上的所有人说,
”恭喜你们看到我了,这辆车即将会发生车祸,而你们,今天死定了,哈 哈 哈 “
车上的人,没有怀疑这个造型的人,所说出来的话,纷纷陷入恐慌,尖叫着。
突然,传来了某个乘客的哀怨,
”我不想死,我天天加班,工作了十多年囤下的钱还没享受过,这公平吗?“
这声音,像疫苗,让一度混乱的场面缓和了下来,可又像瘟疫,让车上的一个个人,发出了临死前,最后的感叹。
又有一个乘客说,
“我孙子刚在医院出生,我只赶去看他一眼...”
又响应了很多很多声音,
“全家就靠我一个人挣钱养呢...”
“25岁了,我还没谈过恋爱...”
...
死神一下子辩不过来,他想想,反正也无碍,于是做了这样一个决定:
“好吧,既然这样,我就大发慈悲,多给你们最后3天的时间。”
段子说,
’如果我的生命只有三天。
那么第一天,我会把时间留给陪伴家人。
第二第三天,我会回学校,因为在学校我感觉度日如年...‘
那换作是你,你又会这么安排,最后的三天时间呢?
你是不是愿意,并且有勇气去尝试,去肆无忌惮地做一些,自己从前只停留在想,而没敢去做的事呢?
比如预计全程要闭着眼,也要去坐过山车、比如跟曾经暗恋的人说,我喜欢你、比如躺在马路中央思考,还有很多奇奇怪怪不可理喻的事。
如果有人问你,你一定会这样跟他解释,我都快要离开这个世界了,在最后的时光里,我做的事还要考虑那么多吗?
这时,你一定还是不能够认同这些‘无赖’,但或许能够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
没开口的遗憾
曾经,我有过很多不敢开口的遗憾。
跟朋友意见不和,谁也不愿踏出第一步去和解。心里只希望等着日子过去,让误会随时间慢慢变淡。
到一个家咖啡馆里,见到旁边心怡的姑娘不敢搭讪。
心里想了,无数个搭讪的台词剧本,也试着等待了,一个又一个搭讪的时机。
可是姑娘走出门口,转弯,消失在人群里了,自己也没站起来,上前开口的勇气。
跟爸妈有代沟,心里明明是尊重长辈,懂养儿恩的。
可争论时,总是保持理性,很少让步,执着于言论观点的对错。
一个犹豫的决定,可能就成为遗憾了。
有时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关系可以随时间修补。
可有时它们也会逝去,犹如与爷爷说一声“爷爷,我喜想你。”一样,过去了就过去了。
活在当下
后来,一遇到什么没有勇气去做的事,我就会用,‘活在当下,’这四个大字来鼓励自己。
来都来了,为什么不试一下呢?
想起前段时间,两个电台主持人聊到“判断”这个词,他们的解读让我深有体会。
判,为思考,断,则是决定。
有的人,侧重于‘判’,那么这些人做起事来,就会更加深思熟虑,少出现问题;另外,侧重‘断’的人,虽然思考得没那么到位,但他们却能够让想法更快实现,然后在实现过程中完善不足。
所以成事的人,就需要权衡‘判’‘断’的分量,而不能始终,只停留在思考的过程。
有时我们就是“判”太久了,从而错失了很多重要的时机。
曾经我们关系很好
小时候,跟邻居家的关系非常要好。
跟老爷爷、老奶奶问候,是我最早学会的礼貌,大家也经常以此为由,夸我有教养、可爱。
后来搬家,十几年过去了,我们的关系逐渐变得有点模糊、疏远。
到访见面的次数少了,美其名曰,因为工作忙;毕业典礼没有邀请,想着,也不愿意别人大老远跑一趟;节假日的问候少了,心里想,反正上次也忘了,这次要是突然开口得多尴尬...
又一次聚餐上,老爷爷说了一句,让我特别扎心的话,
“都长这么大了,要是在街上撞到,我一定认不出来。”
我只能当场笑笑,以示这是一个玩笑,我觉得很遗憾,我们这么变成这样了。
长大后,
我因为读的书多了,不懂礼貌了吗?
我因为认识的人多了,不在乎彼此的关系了吗?
不是,我只是没有勇气了。
我想,如果生命只剩下三天,我一定不会这样做的吧。
作者:人称小飘
生活悲喜交加、苦忧并存、囧况不断,作者随笔,定要以奇思妙想的形式,记录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