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辽阔的戈壁滩上,俯卧着一个正在酣睡的孩童,多看他一秒,仿佛就会听到他低沉的鼾声——这就是有名的大地之子,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董书兵老先生创作的雕塑,我们穿越了茫茫的戈壁无人区来寻找他。
这座雕塑长15米、高4.3米、宽9米,以红砂岩为主要材质,利用三维扫描获取模型数据,再分块进行3D雕刻,最后逐块雕砌安装成型,就这样如同一个真的孩童一般矗立在大地之上。它的身体由大地的元素构成,仿佛是大地孕育出来的孩子。雕塑的线条流畅而有力,给人一种力量和稳定感。它的姿态平和而坚定,头部朝向远方,闭着眼睛酣睡正甜,一如睡在母亲温暖的怀中。
很多人说,看到了他,就感觉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的人说,看到他,就想起当年伊拉克战争中倒在战火中的那个小男孩。我静静看着人们围着这雕塑,心里中浮现出的,是《道德经》中的那句:“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人,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便不会离失,就像出生婴儿般澄澈。老子同样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德行修养深厚的人,好比是才出生、毫无心机的婴儿。这婴儿,就是人初生时,万物皆不识,没有私欲贪念,不伤害万物的阶段。寂寥怅惘的茫茫戈壁似混沌,似时光的无涯荒野,安睡其中的婴孩,便是“厚德”本真的人,于天地间,于万物中,只是其中一个角色,也只做好自己的角色,不贪不嗔,化繁为简,还原成世间最初始的样子,复归于朴,看似退化,实则遵循自然的大道,则可以避免熵增定律,不会最终走向消亡。同时,人与人之间本是平等且相互依存的,我们会学会如何包容和理解他人,不去刻意评判和对比,以善意和宽容对待每一个人。
告别大地之子,我们继续上路,车子行驶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茫茫无际延伸到天边,荒芜的山丘连绵起伏,仿佛是大自然的雕刻艺术品。远处的山脉如同巨兽般蜿蜒而来,给人一种壮丽而威严的感觉。而天空的湛蓝与戈壁滩的金黄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这是一直生活在东北、东南的我从未见过的壮丽景象。
导游告诉我们,看似荒凉的戈壁滩下,蕴含着无尽的矿藏,丰富到难以想象。但是处在水源上游的西北一旦大肆开发矿业,下游便会污染,鱼米之乡不复存焉。这么多年来,昆仑山与祁连山一带一直被保护的很好,是牺牲了当地人本可以过上的富足生活换来的。
当年的张骞,为了这里的和平与安定,出使西域促进了文化交流,隋炀帝当年,也亲临这片土地,朝见西域使臣,这片金灿灿的土地上,有这么多动人的故事,有这么深厚的文化,还有淳朴的民族风情,让人怎么不爱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