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校长课程领导力

校长课程领导力

作者: 杨蕾001 | 来源:发表于2018-12-19 23:35 被阅读31次

    课程的概念界定: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进程与安排;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目前学校实施的课程大多离不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

          我个人十分赞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给课程下的定义,他说:“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的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的生活都是课程。”

          由于课程就是生活,是教育的载体,所以“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课程、有什么样的教育,劳动的生活是劳动的教育,艺术的生活是艺术的教育,科学的生活是科学的教育。” 由此拓展开来,得出结论:课程就在生活中。

          “昔孟母,择邻处”。这说明孟母非常明白居住环境就是课程。“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说明家长也是课程。家长的文化与修养决定着家长的基本素质,所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家长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对孩子最直接、最现实的课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这里是指家长的身教与言教。家长是孩子成长的活教材,是名副其实的家庭课程,家长这一课程资源对孩子的成长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说,课程就在家长的行为中。

          孩子伴随着家庭课程一路熏染,一路走来,课程完成的好与不好,都与家长的文化、修养、行为有关,也与家长的评价尺度有关,孩子成长的这一段成绩于无形中载入了孩子的人生史册,同时也成了孩子入学的起点。由于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给孩子的“人生第一粒扣子”是不相同的。学龄儿童在此基础上来到学校,又需要面对新的课程。学校课程是一个大概念,里面包括有国家规定的课程,有地方课程,️有需要学生参与的活动课程,有承载课程的教科书。家长、学生、老师、校园文化等,一切与学校教育相关的因素,都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校本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互为课程。与其说是老师成就学生,倒不如说是学生成就了老师。学生因为老师而日有所进,老师因为学生而专业发展。老师和学生同舟共济,共同成长。

          作为校长,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育人目标,则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关注人的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通过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高度决定质量,目标决定行动,未来决定现在。为了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加强学校课程建设,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首先,校长要将领导课程作为最重要的职责之一。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主要表现在,带领团队,根据课程目标,实施课程计划,加强课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能力。为了落实全面育人目标,让教育更契合实际,更有针对性,结合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根据教育的需要,学校可以适当、适度补充课程内容,作为自己的校本课程。

    其次,关于课程领导力将对校长提出如下要求:

    (1)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让课程与学校文化融为一体。

    (2)确定学校课程设置,让国家课程校本化。

    (3)加强课程实施的组织与管理(目标、计划,师资调配、教学资源)

    (4)加强课程评价的组织与指导。

    (5)加强课程资源的统筹与应用。

    (6)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第三,加强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

          1.  提升校长自身的课程专业素养,加强对课程的理解力、对课程现状的判断力、对课程资源的营造力、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对课程实施的规划力、对课程文化的构建力的提高。

          2.  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校课程研究团队,让学科组、年级组形成强有力的课程开发与研究阵势。

          为了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校长应牢记“生活即教育”理念,牢记教育和生活紧密联系的现实意义。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与培养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双向并举;将教材、活动、评价、环境、人力等都作为落实教育目标的抓手。通过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完成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宏伟目标。从根本上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不科学教育评价导向,让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奠基。

    校长课程领导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校长课程领导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fe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