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菜市

作者: 朋友来吧 | 来源:发表于2018-12-19 23:34 被阅读9次

        如今的石屏城里,菜市可谓很多,除了大型的西门、东门两个农贸市场,凡有人迹热烈的街头巷脑,村头一隅,只要有了开阔一地,总是会形成集市的。

        我尤其喜欢沾惹村头菜市,老家村头就有一个。

        那时的村头菜市形成很有意思: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村里二老爹在自家自留地里种了几排韭菜。韭菜长势健旺,二老爹家一时吃不完,又懒得拿到街上卖。二老爹忽然一想,要不,把韭菜割了在村头卖了试试?于是,他用心地把韭菜洗干净,托放在一块塑料布上,摆起了他的摊点。因摊点就在公路边上,路人甚多,二老爹的新鲜韭菜马上被买走了。二老爹心里愉悦,脸上露出得色。

        这个“摊点”的摆设,也算村头的一个新鲜事儿,村里人也好奇,瘪嘴杨奶奶也蠢蠢欲动,欲加入二老爹的行列。其实,二老爹觉得一个人卖菜毕竟有些尴尬哩,有点被当猴看的感觉,他巴不得有个人来,也好平衡下自己的心理。

        次日一早,杨奶奶学着二老爹的样子,捡了路边的丢弃的一块纸板,把大葱和韭菜小心地放在上面卖,很快也居然成功了!二人很开心,小心把钱装入衣袋。

        两位老人的创举,起到了积极的行为示范作用,村头“安然落户”的人多了起来,规模渐趋放大,一个微型的菜市便形成了。

        其他村寨的集市形成也基本上是这个版本的复制吧?村头菜市的成长,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结果。农民们老早从四面汇集而来,纷纷围聚在这种“小街子”上,就图省事,可以早早卖了菜,然后早早回家忙里忙外。

        这种很少有市场管理人员的菜市颇有滋有味,显出浓浓的烟火气息,虽则卖菜,其实也有附送的成分呢,都是自家种的,送点给人又何妨?

        菜品也杂,韭菜、苦菜、莴笋、佛手瓜、小铁头、花菜、茄子……都用篾篮盛着,甚至篾篮也省了,颇有二老爹杨奶奶的遗风——摆放在牛皮纸、塑料布上卖。

        村头菜市刚刚兴起时,大抵就是如此光景;到后来,阵势就乱了,不单单是小打小闹的寻常蔬菜买卖,而是发展到木材竹器,针头线脑,豆浆油条,锅碗瓢盆,字符书画……总之,吃喝穿戴,行立坐卧,无所不包。就像早些年,石屏城里的烧烤只有烧豆腐,而今鸡鸭下水、猪肠毛肚齐上阵一样。

  于是,村头菜市的空间愈发小了,自行车不能骑,汽车更是神气不起来。

        村头菜市渐渐增加了新元素。卖菜的有卖菜的道理,为使菜有卖样,就不停抄水浇菜,既保持色泽,又可见分量;卖肉的也用水冲掉猪肉上的血污。菜主总在说着自己的菜好,别人的总要说出不足,比如我的便宜,我的不打农药,我的是鸡粪土种的,我的又软又糯……

        整个村头菜市是湿漉漉的,被人踏出了泥泞,菜市场充满着异样的味儿,不过这种味儿倒不惹人嫌厌。卖菜的多为晨练返家的城里人,钱是不缺,缺的是青春,既锻炼了身体,又吃到新鲜蔬菜,何乐而不为?赶市最早的要数那些富态的老太太们,买菜十分有水平,几十年如一日地买菜做饭,谁还不有几分的本事?对于菜市行情,她们了如指掌,昨日何价?今日又涨了几分?她们心里蛮有谱哩!卖主最怕这些买菜的行家里手,个个巧舌利齿,买萝卜的嫌泥土未尽,买葱的却要剥皮,豆芽有些老了,还沾着豆芽壳呢!白菜叶子上咋还爬着蛆呢!叫人怎么吃啊?提在手中的水菜,总要甩上几甩。过秤的时候,总不免一句“秤准不准?”秤杆只能高翘,不能低坠;秤砣低垂,立时理直气壮“小心秤砣砸脚!”付钱时,掏出一把毛票,零头角把钱,口袋里有,硬说没有了,临走还补上一句“咋这么小气?”顺便捎带了脚边的菜叶子,回到家细细切割喂鸡。

  相形之下,卖主尤喜欢年轻人买菜,他们是慷慨的上帝,一见他们光临,便立时欢喜,难得见上面孔的,总要卖得偏高一些。

        年轻人永不计较那几个兜里可有可无的零钱,为几毛钱争个面红耳赤,不累吗?秤也不瞧买了即走。回家再糊弄老妈,明明买了一块一斤的白菜,硬说五毛买的,骗老爹老妈夸“我家毛丫会过日子”。

  菜市的买卖仅仅只是生意的一种,买卖双方又不完全固定,今天有你,明天有我,没有什么多去少来。在这种环境中理论,做生意的很自然头脑越来越好使,于是派生出许多蔬菜买卖以外的营生来。

        有的生意人迎合着消费者的口味,出售一些稀奇高档之品,增添菜市的热闹。城里人容易苦闷,那好,我就在你晨练归来必经的村头菜市等你,看你对不对我的风筝感兴趣?买个吧,傍晚时分到空旷的野外吹吹风,陶冶陶冶情操。城里人相处漠然,那好,我就卖些花草树木,鱼虫小宠,让你有所消遣,如今不都环保吗?家里摆些花草显得你时尚!瞧瞧,我卖的花盆上多漂亮,绘着鲤鱼跳龙门呢!这么好的花草,不配一个上档次的盆儿,怕不协调不好看吧?!

        家家生火做饭时,村头菜市也该散场了,留下几个菜未售完,却心有不甘的卖主。“老板,莴笋贱价处理了,原来卖一块的,你要就五毛了。家里的猪还没喂食呢!”说得非常动情,令路人驻足,买了一些。再无人问津之时,就干脆送了附近人家,图个人缘。反正自家地里菜还多,在乎这点干嘛?

  菜场市价永远是变化着的,天气有变,天旱歉收,一切皆贵;旱天一场雨落,价便顿跌。开头结尾是卖菜人的黄金期,菜量少,自然有赚头。都是平民百姓,买菜的谁不希望少花钱多买菜?卖菜的谁不希望多有些进账?

        菜市是充满着故事的地方,买卖上的较劲,口中的俚语顺口溜,形象生动,应有尽有。

        这是一个奇妙的小世界,人们尽管皆为利益来往,实则是关心国家大事,都在祝福国势太平,社会安定,风调雨顺,九州强盛。

        村里已经作古的二老爹曾直言,过好日子,得有好国运才行!

2018.12.19

相关文章

  • 村头菜市

    如今的石屏城里,菜市可谓很多,除了大型的西门、东门两个农贸市场,凡有人迹热烈的街头巷脑,村头一隅,只要有了...

  • 村头

    捧碗树下坐,八卦大宇宙。 而今梦常寻,再无老村头。

  • 村头

    晓雾濛泷河水寒, 荷塘倒映玉明山。 月光桥上牛驮草, 五里亭中俊鸟闲。

  • 村头

    “大家伙儿注意了啊!大家伙儿注意了啊!咱们村的地今年到时候了啊!响应国家的号召,该重新分了啊!咱们要公平...

  • 村头

    从村头到村头 只要一步或者抬一下头 走了半辈子 也看了半辈子 仍走不进亦走不出 你的心头

  • 村头

    年龄的秘密 写满皱纹, 那是时间镌刻的勋章。 风亲吻沟口的芦苇, 把春夏秋冬的故事 讲了一遍又一遍。 村头最老的古...

  • 村头

    在东家湾的村头,有一棵大榕树。大大的树冠下,总坐着一个瘦小的身影。她似乎总在那,一直看着远处的高山。旁人从她身旁走...

  • 村头树

    村头种了一棵树,是榕树,从村后山上移栽过来的,选址就在村东头光头小卖部门前。榕树很粗,起码要五六个成年男子手牵手方...

  • 雨润村头

    夏日的雨, 润了谁的歌喉? 雨后的花, 欢了谁的容颜? 微凉的风, 醉了谁的心思? 品半壶暖肠酒, 喝一碗养胃粥。...

  • 村头老伯

    村头的老伯 老伯从村头盖起八间土坯房,甚为壮观。不知周围的村民感觉如何,当时,可是羡煞我也。 方脸大眼的老伯,干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村头菜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fe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