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玩《三国群英传》,任意选择一位君主,从一隅之地争霸到全国,麾下群星闪烁,文臣武将层出不群,这是历史上最精彩的时期。到了现在,游戏不再玩了,但这款游戏还是留在了电脑里,放在那,作为记忆的一部分。
不管我是否喜欢,不管我爽不爽,都还得承认,刘备最终三分天下,是个一辈子追着目标并且达成梦想的人。
~~《三国志》里记载: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於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用现在的话说,我以后一定要坐皇帝乘的车。小孩子说这个话,大家听了都是个笑话,但是没有想到,刘备会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虽然自身资质较差,智力和武力不是一流,但是最终居然让他做到了,在公元221年称帝,做了三年皇帝。
放到现在,把刘备的事业转换成职业场景,依然很有启发。
从职场角度,刘备是一个早期确定目标,定好职场规划,矢志不渝完成目标的人。
目标和坚持都好理解,但是职场规划为什么会重要?它是什么?我们真的明白吗?
1.职场规划是人生地图的最优路线
我们出门从A到B,路线很多条,可供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很多种,可供组合的方式也有很多…但适合我们的,只有自己认为的那条。
打开导航,确定路线,走着走着就到了终点。没有规划,没有选择,即使乘飞机也到不了。
出门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会用导航地图选择最优出行路线和方式,如同我们的人生,也需要一个导航地图,进行最优配置。
2.职场规划是职业生涯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
我们的职业生涯有长有短,职业规划也是如此,短的一二年,中期三五年,长期的可以在五年以上。
这个时期内,我们对目标进行分解后做出可执行的计划,这些不起眼计划实质也是我们的职场预期。
人生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差别,那么有梦想有规划的咸鱼可能会跳过龙门,那么咸鱼化龙也就不再是传说。
如果你还不确定职业目标,那就定一个,做个规划,助你放大自身价值.
职场规划,大家觉得很重要,但是又很难。
职场规划如果做得好,可以让注意力和精力更聚焦,也许对职场来说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但是职场是一个复杂变化的动态的过程,我们人的能力不同,环境也在变。所以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情况,每一个人在面对同一个职位和职场的时候,路径也是不一样的。
职场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又不这么紧急,我们可以慢慢思考,仔细斟酌。
虽然重要,但是难度太大,因为我们没有经验,每个人都是匆忙上阵,进了职场,一头雾水。我们不懂,亲戚朋友也不懂。都是凭借自己有限的经验支招,可能往往不具备借鉴意义。
看到有人升职加薪了,感到焦虑。
看到行业不景气了,也感到焦虑。
看到大家积极进入,也感到焦虑。
对于行业危机,职业危机,中年危机始终觉得忧心忡忡。总会听到有些高级白领,因为不堪重负,跳楼一跃,这种负面新闻见诸报端屡见不鲜。
我们在职业生涯规划时,一定要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我们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如果所从事的事业不是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那么你就无法真正投入全部的精力去做这件事,那么自然就没办法在这个行业中取得伟大的成功,无法成就自己。但很多的时候我们对职业规划有着错误的认知。
情况一:自我陶醉,觉得现在的职业很好,没必要进行职业规划。恰恰相反,居安思危治未病才是良策。
情况二:遇到职业危机时,把职业规划当作救命稻草,觉得职业规划就是立竿见影的速效救心丸。殊不知职业规划的核心是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情况三:职业迷茫,没想过自己要的是什么,没有为更进一步调查信息,只想而不行动更无反馈,职业规划永远在将来。
情况四:随遇而安,觉得世界变化太快,计划赶不上变化,没必要做职业规划。可是,如果做好职业规划,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样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并且更加游刃有余。
情况五:只定方向无措施,进行职业规划时只明确了一个目标,却没有具体的行动步骤,犹如空中楼阁难以攀登。
进行职业规划的时机最好是在大学时期,其次就是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进行一次职业规划。
人类寿命增加,职业生涯可能长达60年甚至80年,那么以往的30年工作时间的职业规划模式与方法就落伍了,以一项技能为依靠满足30年的职业生涯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科技升级时间缩短,带动社会变化节奏加快,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与机会,职业生涯的规划。
我爸爸生于上世纪30年代末,赤贫家庭,经历过解放战争的末期,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当兵,服役期满,又响应国家号召“建设边疆”来到新疆,然后就是在兵团一干30年,在他58岁的年纪退休,身体硬朗,犹有壮心,可惜没有他施展的空间,一直在带我大哥,二哥的孩子,直到最近快80了,还在给我带孩子。一辈子可谓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他的路是时代赋予的,限于自身的条件和认知能到今天已经不错了。
我大哥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大高个,思想灵活,是我家唯一的具备商业头脑的人,妈妈的骄傲,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妈怕大哥在家惹是生非,赶紧送出去学医,学成归来,进了我们那里的医院,吃公家饭,还不错,但他不甘心,或者说待不住,不几年就自己出去干,开诊所,结果就是时好时坏,前前后后有大概10年时间,最后终于在同学的帮助下去了北京,进修完毕,自己当了院长,直到现在依旧是我妈的骄傲。大哥的路是父母指引的,也是自己选择的,家庭的小环境和外部的大环境造就了他,也成就了他。
我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家里最小的一个,那时候家里已经脱贫,不需要我吃苦,只指望我能考上大学,能有更好的出路,相比我的哥哥姐姐我的确要幸运的多,不曾干过多少地里的活儿,也不曾为家里操心,在哥哥姐姐很早就出去工作的年纪,我还在上着学,考大学是我自己选的专业,学校,结果我也能接受,在一个新疆本地的大学读完四年,走上职业道路,依旧没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社会,随波逐流,偶有贵人相遇指点,到现在没有沉到社会底层,也没有做弄潮儿,社会总体环境良好,我是别动,被推着的人,大流走向哪里,我就到哪里。兜兜转转年过40才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想法,于是就有了行动和改变。
我的爸爸那个年代当兵,听党的号召是再正常不过的,他的路是当时不多的道路之一,我爸选择的对。
我哥是聪明人,我妈送他去上学起因是为了躲风头,而结果却不坏,很多人,包括我妈也没想到他会做医生,还不赖,所以职业的规划在我大哥这里是不巧不成书,是被动+主动的结果。前期是我妈主导,后期是他主动选择改变,时代不同,选择不同,但主动和被动还是存在,结果依旧不同。
我自己是典型的不了解自己,不了解外部,浑浑噩噩,好在没有踏入歧途,随着社会的洪流一起前进,随波逐流,倒也不坏,我想我是绝大多数人的样子。
职业规划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玩法,但总归是在我看来就是两点:
1.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是一个科学和哲学的问题。到现在也没有标准答案,个人还是由不同的理解和方法,但有这个意识和没有天差地别。程度差别带来的结果差异也是各有不同。一个觉醒的人和依旧在沉睡的人是量级差别。
2.认识环境
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即便你离开当时的环境,这种影响依旧在发挥作用,而新的环境又要求你适应。从系统论而言个体与系统之间是内和外的关系,是包涵和独立的关系,但系统对个体的影响是全方面的,个体只有接纳和被影响,程度可以不同,但本质不变。
个体通过对环境的探索和触碰,开始了解环境,进而发现环境的规律和因素,更可能成为影响环境的因素。
环境是变动的,个体对环境的认识也是变动的,有限的,所以个体都是盲目的,或者存在认识差异和限制。
所以职业规划作为个体在环境中求存或求变的活动,必然与环境存在互相影响和适应的关系,而个体对环境的认识和掌握越多,那么职业规划越呈现适应和顺从,也许,你就是下一个刘备。
鸣谢
本文由六分之一社群联合创作,由蓝帽案主霍亮主创。
白帽:曹志斌
红帽:张亚伟
黄帽:紫萧
黑帽:周海波
绿帽:李小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