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常书鸿先生故居有感

作者: 小坏蛋格瑞特 | 来源:发表于2017-08-18 00:17 被阅读106次

在敦煌莫高窟参观,因为买的是应急门票,我只进入了四个窟,匆匆而过,因此最打动我的不是莫高窟那一幅幅壁画,而是敦煌艺术的“守护神”、现代油画大师常书鸿先生的故居。

图发自简书App

常书鸿先生的故居,是一座普通的土坯房,由客厅卧室和厨房组成。进门是客厅,客厅西边套间是卧室,东边套间是厨房。屋顶是用白纸糊的顶棚,刷着白灰的墙面,露出泥土的颜色,方砖铺地。房屋摆设都是常先生以前的用品。常先生从1943年9月举家搬到敦煌,到1982年离开敦煌。在近四十年的时间里,他的一家,就一直住在这间土坯房里。

这房子让我觉得很亲切,那斑驳的墙壁、吃饭的小方桌、用土砌的洗脸台,跟我小时候在新疆住的房子一样。但是进入这所普通的房子,给我的感觉却不普通。

卧室 洗脸台 书架 厨房 《我的一家》

常先生故居门前面有两棵梨树,一家人经常坐在梨树下,乘凉、吃完饭。常先生还喜欢在小院的梨树下招待客人。他很爱这两棵梨树,总是精心地打理,梨子成熟后,他会送给研究所的同事们分享。

小院的梨树

我还看到了常先生的手稿,在文章中他回忆故乡杭州灵隐寺的道路两边是茂盛的树林,于是,他一到敦煌就在门前栽树。可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很多树都被造反派砍倒了,他看了痛心不已。

手稿

站在常先生的故居,看着房间里简陋的陈设和先生看过的那些书,以及墙上的油画,我非常感慨。一个心里有大爱、有理想的人,才能在这样简陋的环境里,甘之如饴,无怨无悔。

留法时期的成名作《G夫人肖像》 参观常书鸿先生故居有感 参观常书鸿先生故居有感 参观常书鸿先生故居有感

看着常先生的照片和他画的画,我想象着他在敦煌生活的情景。是什么精神支撑着他放弃优越的生活,在这样的土屋里一住就是39年?

常先生的雕像后面刻着的一段话给出了答案,这是常先生在1991年他八十八岁时写下的:

“人生是战斗的连接,每当一个困难被克服,另一个困难便会出现。人生也是困难的重复,但我绝不后退,我的青春不会再来。不论有多大的困难,我一定战斗到最后。”
参观常书鸿先生故居有感

现在路边白杨树成荫,树林里的花圃,花开得正旺,这一朵小黄花格外有生命力。我想,这就像是常先生心中涌动的那股热情吧。

参观常书鸿先生故居有感

相关文章

  • 参观常书鸿先生故居有感

    在敦煌莫高窟参观,因为买的是应急门票,我只进入了四个窟,匆匆而过,因此最打动我的不是莫高窟那一幅幅壁画,而是敦煌艺...

  •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参观林伯渠故居有感 2022年9月16日,在康复科党支部组织下我们参观了林伯渠故居——位于常德临澧修...

  • 章太炎故居参观有感

    今天中午去参观了位于余杭仓前的章太炎故居,一方面自己去看看,另一方面让两个小朋友能受到点感染熏陶。从故居的位置--...

  • 参观毛主席故居有感

    从我记事开始,爷爷就总是给我讲毛主席的故事,每次他都动情地对我说:是一代伟人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推翻旧社会,建...

  • 参观詹天佑故居有感

    幼年即出国,留美勤学习。 一心建铁路,举家常迁居。 拓现代工学,管国铁交通。 远东赴会议,力争护路权。 多日身心劳...

  • 《参观傅雷故居有感》

    梅雨纷纷文学情,傅雷故地探源行, 书涯苦读勤思考,学问根深论纵横, 门第书香血脉衍,中西文化大旗擎, 十年浩劫英年...

  • 常书鸿

    1904—1994 敦煌守护人 1942年,国民党当局迫于压力创办敦煌研究院,常自筹资金前往敦煌 环境恶劣,妻子出...

  • 2017-09-02

    游齐白石故居的一点小感悟 去衡山拜佛,走入国道,无意间瞥见齐白石故居指示牌,和先生立马达成一致意见,掉头参观故居。...

  • 七绝,登陈半丁故居有感

    运古成今风韵长,孽钱不使正堂堂。山阴道上如相见,霜后黄花分外香。 七绝,登陈半丁故居有感,介鸿作并书

  • 微软中国朱山河先生、宋鸿鸣先生到秦旅智慧旅游参观

    微软中国朱山河先生、宋鸿鸣先生到秦旅智慧旅游参观 2017年5月11日,微软中国朱山河先生、宋鸿鸣先生到秦旅控股会...

网友评论

  • 优雅的Daisy:去年参观敦煌莫高窟,从常书鸿先生第一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到樊锦诗这位敦煌的女儿,看着荒凉、美丽的敦煌,我挺震惊和感动。几十年在这里甘受寂寞,孜孜不倦地研究,让我肃然起敬!但心里还是会有莫名的心酸。
    小坏蛋格瑞特:@优雅的Daisy 谢谢你这么长的回复,我也是感触很多。

本文标题:参观常书鸿先生故居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lo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