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来说说项梁。
项梁据说是项燕的幼子。其来历和出生年限,史书上均没有记载。从项燕遇害,到项梁出现,中间隔了十几年,他是否为项燕的儿子,其实很可怀疑。虽然,后来陪同他作战的有很多项氏子弟,但他和项羽逃亡山区的时候,年纪均小,年龄渐长之后,相貌发生变化,当在情理之中。当然如果项梁的来历不纯的话,那么项羽的身世就更加靠不住了。
据《史记》记载:项羽名籍,字羽。身高八尺有余。
这种说法当是西汉时期的古制,换算成今制的话,项羽身高应该接近于一米八五(秦汉时期的一尺约等于今天的23.1厘米)。
据史书记载,项梁是中等身材,楚人一般都是这种身材。项羽突兀到了一米八五,这在今天也是个大个,虽然还不能排除其母系有北方人血缘的可能。但这叔侄二人的出场总归是给后人留下了重重疑窦。或许随着考古的逐渐发现,我们有一天能够真正的揭开这叔侄二人的身世之谜。
我们还是来说项梁。
项梁在项燕死后,逃亡山区。在逃亡途中,有次被人出卖。在栎阳地区被人抓到,下到监狱里。栎阳在今天的陕西临潼东北,曾经是战国初期秦献公和秦孝公的都城。商鞅变法的法令就都是从这儿发出的。这儿和咸阳之间还有一百千米左右的距离。
那么项梁为什么要来这儿呢?
史书上说项梁这人深通兵法,富于谋略。
我们说项羽是个战争天才,大小数十役,很少有战败的时候,如果我们刨除他在战争上的天赋外,那么他所学的兵法战阵之术,应该为名师所授。刘邦很怕他。后来刘邦讨伐黥布的时候,黥布的排兵布阵里还依稀有项羽的影子,刘邦那时候已经掌管天下兵权,尚且吓的不轻。由此我们可以一窥项羽兵法始末。
而项羽的兵法正是项梁所授。由此可见项梁在这方面的能力。
那么这么一个精通兵法,富于谋略的人为什么要到栎阳呢?
这是他深富谋略的一次体现。作为项燕家族的幼子,而且还可能是唯一剩下的一个,依据秦法的严厉苛刻,对他的通缉与缉拿应该是很严厉的。这种情况下逃亡的最好办法,也许正是这种独辟蹊径的法子,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就是这个道理。后来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逃避追捕的法子,也是隐在人口最为繁华的商业城市——下邳。二者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至于项梁被人出卖,他可能绝没有想到。
他又是如何逃出来的呢?
这要归功于一个叫曹咎的人。曹咎是蕲县的狱掾。狱掾是狱曹的属吏,狱曹是主管刑狱的官署,都是协助县令管理本县司法的官员。在当地有一定的人际关系。蕲县在今天的安徽。据《史记》记载,曹咎和栎阳的狱掾司马欣,有一定的交情,他写了一封信给司马欣。而司马欣也果然不负众望,设法救下了项梁。
后来项梁诛杀了背叛他的人。司马欣恐怕泄露了项梁的身世,便协助他逃到了吴中地区。
吴中是现在的苏州一带,原来是吴国的大本营,后来秦朝统一天下后,将它划归会籍郡管辖。战国中期,这儿就成了项氏一族的势力范围。项梁回到这里,自然会受到项氏族人英雄般的欢迎。那么给予他保护和必要的人力,财力资源也是自然的。
项梁到达吴中后,依靠自己的能力,很快得到了部族和地方贤士大夫的支持。
这从以下记载可以清晰的看出:
项梁避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梁下,设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
中国人自古就最为重视丧事和祭祖。一直到今天每逢邻里有丧事,还要找出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来主事,这主事的人享有整个丧礼过程中的最高领导权,因此对找来的“忙客”(帮忙的族人)分派、丧礼仪式的举行都应了然于胸,前者要求主事人最少要清楚“忙客”特长,以便于分配工作。
后者则是生活,知识,能力的整合。
所以说,项梁在吴中的时候,有时候做些主持徭役和丧礼的工作,即锻炼了他的领导能力,也使他对吴中地方上的人力资源有了一定的了解。
除此之外,他还暗中组织吴中的豪族和项氏子弟,向他们传授兵法、武艺。使这些人后来逐渐成为他“江东子弟兵”中的骨干。
建起了在吴中的雄厚班底和优越的人际关系后,再加上项燕幼子的身份,项梁实质上已经成了吴中地区“非官方组织”的正式领导人。有了这种身份,项梁再做一些事情就容易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