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最好的玩具,不是平板,不是电视,而是……

孩子最好的玩具,不是平板,不是电视,而是……

作者: 婷婷_c426 | 来源:发表于2019-11-17 22:20 被阅读0次

早上六点多准备去赶早市,经过小区里一栋楼的时候,听见二楼的家长在训斥孩子,甚至还能够听到拍打的声音。

一位老阿姨说,这是她家对面的邻居,她觉得孩子太可怜了,今天还是假期,这个时间好多孩子还在梦里呢。

原来这户人家有两个孩子,老大上小学三年级,老二上幼儿园小班。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两个孩子已经报了满满当当的文化课辅导班和兴趣特长班。

导致孩子,每天都在不停赶路或者学习,完全没有自己能够支配的时间。甚至课外辅导班的学习占用了做作业的时间,只能每晚十一二点之后才睡觉。

如果作业错误多或者写的慢,家长就会批评,尤其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真是孩子的灾难日。挨打是常有的事。

孩子被逼急了也会反抗,大哭摔东西,可是爸爸妈妈不会反思自己的问题。觉得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孩子还不争气,更是情绪爆发。

这个家长就进入了管教孩子常见误区

一、控制型父母

刚刚讲的这对父母就是典型的控制型父母,孩子不能自己做选择,不能自己安排规划,不能掌控自己,只能被动的服从父母的安排。

命令和威胁是控制型父母的典型表现

这样不会让孩子有责任感,孩子长大后缺乏自律,会更容易放纵自己

二、放任型父母

我二舅妈48岁时生了二宝,由于年纪大,老来得子,对这个和我相差25岁的弟弟,简直宠的无法无天。我记得有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宝宝4岁的时候把电脑给摔了,二舅妈还笑嘻嘻的说,没事,宝宝探索研究呢。别人要管教孩子,她就插手不让管,说这是孩子的天性,这样才能释放天性。

二舅妈就属于放任型父母。孩子2岁左右就应该慢慢建立规则。

孩子学不会应有的社会规则,会缺乏约束和规矩,现在会是熊孩子,以后甚至会危害社会。

三、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每次陪女儿在游乐场玩耍,总会见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小朋友摔倒了,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总会说,摔一下没事,赶快起来,多大点事之类的话语。

当父母炫耀说自己的孩子不用大人管就自己站起来了的时候, 父母并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去面对痛苦,只是学会装出一副坚强的模样。孩子并不知道如何面对痛苦,更不会关怀别人的痛苦。

孩子摔倒后正确的做法是:立即赶到现场,确认孩子的状况,并询问:嘿,宝贝,你没事吧?如果孩子受到了惊吓,要告诉他:妈妈看到了,你荡秋千荡得很高,掉下来确实吓人,要不要我们一起休息一下再去玩?

想想看,你摔了一跤,你老公跑来说:快起来,根本就不疼。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四、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

我们电视上,和现实生活当中经常看到这样一个画面。如果你这次考试考第一,妈妈就给你买平板电脑。

类似还有用小贴纸奖励孩子的新习惯;用玩具来让孩子听话;成绩好就带孩子去旅游等……这种行为叫做贿赂。

被贿赂教育长大的孩子并不喜欢遵守规矩或者好好表现这件事本身,他只是为了得到外部奖励。他并没有学会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

五、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我们首先要分清楚直接后果和消极后果:孩子贪玩错过了晚饭时间,结果没饭吃。这叫做直接后果,家长可以给孩子解释为什么没饭吃,不用生气。孩子贪玩打碎了花瓶,家长惩罚不许看动画片,这就叫做消极后果,孩子会感到家长负面的情绪,并学会用暴力沟通的方法对待他人。

六、惩罚体罚

管教孩子是否有效的一个很重要标准是:是否长期有效

惩罚,威胁可能会暂时奏效,但孩子从中学到的唯一道理就是害怕家长发火或者不要自己而不得不服从。他迟早还是会再次犯错的。因为骗人被打的孩子,只会撒更好的谎。

最重要的是,孩子从你这里学会了暴力是管用的。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管教孩子呢,答案是情感引导!

什么是情感引导?

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孩子哭闹、吵嚷、冷暴力对待你,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从小没有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可能父母也不会。情感引导是在孩子表现出情绪的时候准确地教会他这种情绪叫作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

当你管教孩子的时候,请自问:

1,我有没有否定、忽视或者轻视孩子的感受?

2,有没有用打击孩子的方式去惩罚或者教训他们?

3,有没有用消极的方法去驱动他们?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请思考你的替代方案。

情感引导可以奠定父母与孩子一生的亲密

情感引导的作用

一个受过情感引导教育长大的4岁小男孩Tom,在公园里玩,他的两个小伙伴撞到了一个小女孩,没有停下来就跑了。Tom来到小女孩的妈妈面前说:我为我朋友这样做感到很抱歉,他们甚至没有停下来避开她。(我的儿子5岁,在学跆拳道的时候他的同伴欺负一个小同学,他也曾代表他的同伴向小同学的家长道歉,并且说他这样做是不符合跆拳道精神的。我相信,这的确是情感引导的作用。)

情感引导的好处

帮助孩子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为表达顺畅,所以减少发脾气的现象

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加深感情

孩子学会结交新朋友

学会忍耐,学会面对逆境

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情感,成为好的父母

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1、播下种子

提前清晰准确地告诉孩子你的要求是什么,比如:今天晚上咱们要一起出去吃饭,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包厢里安安静静地吃饭,不可以到处乱跑,也不能大喊大叫哦。

出发前说一次,路上说一次,进饭店之前还可以问一次:还记得之前爸爸说过的话吗?……好的,我们要开始享受晚餐啦!

2、观察和判断

观察和判断的本质是关注,只有我们时刻关注孩子,才能理解孩子,明白孩子的需求。

观察的目的还在于体察孩子的需要

3、聆听

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聆听。

4、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你需要爸爸的帮助吗?”“我能感受到你很难过,可以说说吗?”……

这在成年人的领导力课堂上叫做反应情感,准确的说出孩子的感受,孩子会觉得被理解和尊重,反而会情绪平复比较快。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不是发泄在别的人身上。

5、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引导孩子学会怎么做。

“那你看咱们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太好了,你的这个想法就叫作分享!

这时候孩子才学会了什么叫分享,也更乐于去实现分享,因为他知道了意义。

最重要的原则

1.不要让我们的情绪左右了和孩子的沟通;

2.如果你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怎能要求你的孩子做‍‍到事事听话?

3.真正无条件的爱,意味着你不会忽略父母这份最重要的工作,愿意为之学习和改变;

4.无条件的爱不是溺爱,而是任何时候都愿意理解、倾听、帮助孩子成长。无论他一岁,三岁,十四岁,还是二十岁。

其实,孩子们并不需要智力玩具或者电视节目,他们需要的是你!

他们真正看重的是和你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们需要被重视,需要和父母单独相处而不被打扰的时间,需要和父母建立一生的亲密关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最好的玩具,不是平板,不是电视,而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pm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