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原则5 学会决策
用系统化、可复制的方式把你的所有决策做好,同时还能以非常清晰准确的方式描述决策程序,从而让处在同样情况下的任何人都能做出同样的高质量决策。
每天发生着不同的事,遇见不同的人,种种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带来不一样的挑战。就像这一课树上的叶子,其中有不同的脉络,但又有着一样的外表。生活中发生的事,又那么的似曾相识。所以我们需要一些可复制的决策能力,来解开着不一样的题目,用相同的理论知识,解决类似的题目,这也应该是我们从小到大认识到的道理。
要认识到:(1)影响好决策的最大威胁是有害的情绪;(2)决策是一个两步流程(先了解后决定)
认识了大脑各个结构会控制着不同的行为,就应该学会控制自己,让理智的小人占得先机。用冥想的方式,让自己放松下来,然后再去面对问题。决策过程分两步:先选择作为决策基础的知识,既包括相关事实(“是什么”),也包括你对事实背后的因果机制的宏观理解,充分了解事情的问题,决定出应对的方案;然后根据这些知识来确定行动计划(“怎么做”)设计好“机器”,明确计算过程,选择合适的人。
了解事情:
(1)综合分析眼前的形势;
应该有大局观,站在一定高度看待问题,当局者迷,不要局限于具体的问题当中决策,头疼不一定是头的问题,治标不治本方式不值得推荐。听取有大局意识的意见,不要只关注那些仅关注自身需求的建议。
(2)综合分析变化中的形势;
决定一个事情的原因可能很多,一件事的发生又不像真正的解数学题一样,是静态的,问题总是动态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快速和准确的在离散的模型中,发现核心趋势,


不要过于精准的去研究一个具体的数据,像股票的K线图一样,要关注事情的总体趋势。心中有数不是知道百分百的数据,而是明白数据的范围在哪里。
谨记“80/20法则”,并明白关键性的“20%”是什么。你从20%的信息或努力中得到80%的价值。(同样,你可能需要花费80%的努力来获取最后20%的价值。)做出一个决定时通常只有5—10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高效地综合考虑多个层级。
应该明白看问题有不同的层级。要站在基线以上的高层次,把细节与要点联系起来。不要始终站在基线一下的细节中,让分析混乱、令人迷惑。谨记,问题有很多层次,分析不同层次,在合理的层次做出决策,但也应在各层次之间保持一致。
做决策
综合分析现实、理解如何行动的最好工具是逻辑、理性和常识。根据预期价值计算做决策,即奖励乘以其发生概率的数值大于惩罚乘以其发生概率的数值,预期价值最高的决策是最好的决策。听取不同的声音,对有更高决策权利的人,加以更高的加权重,决定最后的方案。学会利用先进的技术,做数学模型,帮助决策。学习先进理念,不要让经验成为最终的决策。世界上最好的决策者是这样的人:拥有理性、想象力和毅力,知道自己看重什么、想要什么,同时也利用计算机、算法和博弈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