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化历史随笔小说素材收集
七夕习俗:古人不但凄美浪漫,还晒书晒裤,甚至晒肚!

七夕习俗:古人不但凄美浪漫,还晒书晒裤,甚至晒肚!

作者: 榆木斋 | 来源:发表于2019-08-07 02:04 被阅读0次

    ——枯木

    七夕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最早源自先秦时期人们对未知的天象崇拜,结合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外形进行想象,逐渐演绎成神话传说,于是成为今天的“七夕节”

    古人出于对未知的敬畏,认为日月星辰、山川河谷、花草树木等万物皆有灵,因而在不同的节日祭祀不同的神灵,后来演变成如今众多的民俗节日。

    古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尚书·考灵曜》:“(天地开辟),七曜俱在牵牛初度”,《易传》:“日、月、五星,起于牵牛。”。意思是天地开辟的时候,都是从牵牛星开始诞生(“初度”为诞生的意思),因而牵牛星的身份极高,这是古人对牵牛星崇拜的最早依据。

    牵牛星两侧各有一颗较暗的星(河鼓星),三颗星颇似一根长长的扁担,俗称“扁担星”,牵牛星居中,就好像挑着扁担。织女星在牵牛星北部,也是夏夜天空中最著名的亮星之一,在织女星旁有四颗暗星,组成一个小菱形,颇似女子用梭子在织布,于是人们形象称之为“织女星”。牵牛对织女,于是人们便产生联想,随之演绎出了神话故事。

    七月七,本来就是古人认为“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祭祀日期,而当值夏日,牵牛星和织女星容易用肉眼观测得到,因而古人便认为两个星辰“一年一聚”,于是七夕之日,牵牛织女隔着迢迢星汉,登鹊桥相会,便演绎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传说。牵牛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应该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从此传承下来成了一个古老的节日。

    除了牵牛织女浪漫的爱情故事,其实七夕还有其他习俗,诸如乞巧、晒书、晒衣、穿红线、染指甲等等,我们就来看看古人的这些习俗如何形成的。

    七夕乞巧

    七夕乞巧的习俗源自对织女的崇拜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古代女子一般以手工业为主,纺纱织布,千针引线,制作女红。《史记·天官书》记载“织女,天女孙也。",这当为远古传说,织女作为天子之孙女,古人认为云彩就是织女们用手织出来的锦绣,因而女子在七夕祭拜织女的时候,希望自己也能心灵手巧,织出美丽的绫罗绸缎,从而获得幸福,这就是“七夕乞巧”的来历。

    乞巧节在唐宋时期最为隆盛,也有诸多诗词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唐代诗人林杰有《乞巧》诗:“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就有穿红线乞巧的习俗。

    到了宋代更为隆盛,变成一种节日集市,宋代风俗杂记《醉翁谈录》中记载:“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看得出宋代七夕之隆重盛行。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一直到近代仍在流传。

    晒书拜魁星

    古人对星辰的崇拜祭祀起源很早,并且把天空划分的井井有条,人们仰望苍穹,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分别用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北方七宿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其中的牛就是“牵牛星”,女就是“织女星”或“婺女星”。

    而北方七宿中最亮的当为“北斗七星”,其中第一颗或前四颗被称为“奎星”“魁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东汉纬书《孝经援神契》中有“奎主文章”之说,因而在古代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因而在七夕很多读书人祭拜魁星,祈求自己能够聪明智慧,飞黄腾达。

    七夕祭祀魁星,在魏晋时期,仪式大多为晒书祭拜,表明自己读书破万卷,知识丰富,博学多才。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一习俗,不过是以调侃的方式记载。《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郝隆,字佐治,是东晋名士,生性诙谐。年轻时无书不读,有博学之名。后投奔桓温,官至南蛮府参军。七月七人们都晒书表示自己博学多才,然而郝隆却反其道而行之,晒肚子,表明比别人更高一筹,已经把学问全部装到肚子里面了。这一方面是出于夸耀,另一方面是对没有学问却晒书的习俗表达蔑视,这是魏晋时期名士的一贯作风。

    晒书拜魁星的习俗,到了隋唐时期,由于科举兴起,读书人都想高中科举,于是此风俗得以延续流传,逐渐演变成一种隆重的仪式,这种风俗如今在闽东一带依然保留。

    晒衣节

    七夕节,还有一个古老习俗就是晒衣。据传说七月七日天地交感、天人感应,因而天门洞开,阳光强烈,是龙王爷“晒鳞日”,此日晒衣可以避免虫蛀,因而人们多在此日暴晒衣服、棉被之类,以防虫蛀,这个习俗应该是从汉代开始兴起。东汉崔实《四民月令》云:“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在魏晋时期的《世说新语》和《晋书》中也有记载。

    《世说新语·任诞》记载了一则轶事:“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这则小故事记载了“竹林七贤”之一阮籍和侄子阮咸居住在路南,比较贫寒,然而在七月七路北的富人们都晒陵罗绸缎的时候,阮咸却把自己的大布犊鼻裈(短裤)也挂了出来,还说不能免俗,其实是对路北的富人的调侃讥讽和世俗的蔑视,从另一方面来说七月七晒衣在魏晋时期确实比较盛行。

    晒衣的习俗如今在全国各地不少农村依然有文化遗存,不少地方在七月七晒衣晒被,避免虫蛀,这个古老的传说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染指甲

    七月七染指甲,这是南北农村皆有的风俗习惯,人们在七月七用凤仙花染指甲,尤其是女子和儿童,不但染手指,还会染脚趾。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七月七乞巧的习俗上,现在最早的记载大概是唐代的《事物考》记载:“杨妃生而手足甲爪皆红,宫中效之。”。然而从乞巧节起源更早来看,似乎七月七染指甲并非从唐代开始,而是更早,只不过在唐代开始流行而已。

    染指甲各地风俗不同,诸如山西河南一带,古老流传,染指甲不染食指,认为全部染了对自家不利,因而都会留下食指不染,具体风俗原因较难考究,然而很多人都会默然遵守。

    关于七夕的传统习俗还有很多,全国各地风俗不同,诸如系红绳、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对话、为牛庆生、祭祀瓜果、祈求姻缘等等,大多都是源自古老的牛郎织女传说而来,逐渐在各地形成不同的风俗习惯。

    七夕节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曾经被列为封建迷信,随着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国学的回归,民族的复兴,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七夕节的众多文化习俗又重新焕发出新的魅力,希望包含七夕在内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永远传承下去,不再被遗失!

    2019/8/7榆木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夕习俗:古人不但凄美浪漫,还晒书晒裤,甚至晒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qn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