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是这样一类群体,你不去约束他,他就野蛮生长,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而如果按照孩子的想法行事,他就会放松学习,不愿思考,所以对于小孩要采取点非常手段。有人会说,孩子骂不得,骂比较难听比较伤自尊,会给孩子带来心灵创伤。用打呢?比较快捷的皮肉之苦,会让孩子记住错误吗?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像《大话西游》里的唐僧,啰里啰嗦地讲道理,沟通 。
可是小孩犯错该怎么办?我们要纵容他们的人性恶发展下去吗?孩子求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求学,可学习本身不会让人感到舒服,要思考、要记忆。动脑的事情,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做?人都是好逸恶劳而且是自以为是,学习强度不高,眼界也不够开阔。为什么?没有外在的制度去约束,同样也没有外在的力量去管制。制度是无形的,而学习的前提要让孩子把学习的知识变得擅长而熟练,这需要长期的磨。
外在的力量就是父母和老师的力量,现在有些父母,生怕孩子心灵受到伤害,孩子打不得、骂不得,一旦发现孩子受到老师的批评或是体罚,立即跑到学校跟老师理论。这就把老师放在了和孩子对立的位置,老师不值得尊重。这都是西方所谓人权思想的影响,孩子都已经放纵到一定程度了,还要更多的人权。父母应该和老师是一个阵线的,因为目标一样,是为了教育孩子成为更好的人。
孩子在家不尊重父母是很可怕的现象,现在父母不打孩子,不骂孩子,学会一套半生不熟的正面管教。可什么叫正面管教,你要是管教就得拿出态度,不严厉就不能称作管教。父母的心要正,父母心不正,孩子也会跟着跑偏。有些家长抱着差不多的思想,孩子都走下坡路了,还不赶紧把孩子往正路上引。孩子一空题,就开始破口大骂,还有动手打孩子耳光的老师,这是拿孩子发泄情绪,不是教育。
孩子不会,一定是很多学习环节出现问题,你把他打坏,骂哭,他还是不会。那怎么办,给他思路,帮他找学习方法。为什么同样时间里,有的孩子能迅速完成练习,有的孩子却脑袋空空一无所知。那就看看孩子做人这有没有问题,学习不会,是大脑空空不思考导致的,还是上课溜号干别的事导致的。一定要坐下来和孩子唠,分析原因,嘴要甜,态度要坚决。

如果是孩子品德上的问题,应该大发脾气进行教训,很多孩子很有自己的主见,抄别人的作业还不以为然。为什么?孩子的羞耻心被蒙蔽了,已经没有良知,完全凭着自己懒惰的心做事。这种情况就可以骂他,敲打他,把他说哭了也无妨。可要是哭得产生心理问题了,要找机会给孩子心理沟通,孩子的眼泪也是珍贵的。当孩子流泪了,说明他伤心、难过、无助了。这时候,孩子很需要一双援助之手去呵护原谅。
我们教育孩子不管多严厉,这严厉的背后如果不是爱,就不会得孩子的心。不管怎么管教,是谈话式还是写信式,你若是真心对待孩子,孩子会感受到的,真心是可以感应到的,这就是我们说的心灵感应。应该以正念对待孩子,孩子身上才会有浩然正气。孩子身上有了正气,才会进一步有境界有想法,才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而虚心的孩子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孩子为什么会背着你不学习或是偷懒?发现一次就要严厉批评,这是堕落的开始,没有家长看着,就不能学习,这种学习是被动的。还不如不学,可孩子为什么会看人行事呢?人都是自作聪明的,他没搞清楚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这是头脑混乱的表现。孩子大脑不清不楚,想不明白学习会带来什么。这时候家长就要骂醒孩子,循序渐进地让孩子想清楚自己为何要学习要进步。
骂孩子也要注意场合,我们之前要有个观察,而且目光要敏锐,眼睛要毒,还要听听孩子的心声。孩子是最愿意撒谎的,我们知道撒谎的孩子把心思都用在怎么骗家长上面了,这类小孩很聪明。
可这种聪明没有用在学习和修身上,那就是用错了地方。对付这类小孩,有时严厉批评反而没用,他用好的态度来对抗你,其实背着你还做他自己那一套,可以说他很有主见。可以和他谈谈未来的路,要平等地谈,敞开心扉的谈,重要的是从他口中听到几句实话,这很重要,我们需要和孩子有好的关系,孩子也渴望和父母有好的关系。
不该每时每刻都是骂孩子的状态,但至少要让孩子明白之所以这样管教他,是不断让他突破自己追求卓越。一个人如果没有严厉地约束,会很容易走下坡路的。孩子是判断不出来自己走的是什么路,他们只是觉得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这是很危险的。父母要及时发现,孩子有这种混日子的想法,和父母平时的教育是离不开的。
教育孩子也不是一天的功夫,是累积的过程,不能让孩子停止思考和学习,停止了就到不了更高的境界。境界不一定是学习带来的,由学习带来的思考活的的。这比学会知识对一个孩子来说更重要,学习本是熟能生巧,任何能力都是后天习得,只是有人擅长某些内容,有人不擅长某些内容,造成差距也许就是对内容的理解。不能把任何孩子定在智力的框架里,每个孩子都会有通透开悟的时候,只要父母相信并不断引导,而不是用骂的方式让孩子变得不知所措。
催促孩子进步,打骂看似最快的方式,其实也是容易引起孩子叛逆心的方式。聊天和谩骂,任何人都会接受聊天谈话的方式,让娓娓道来去触动孩子的心弦。当孩子头脑不清的时候,用骂来敲打也未尝不可。总之任何方法的使用都要有弹性,因事制宜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