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悟一盏人生
前天被猝不及防的大雨淋成了落汤鸡,终于还是严重了起来,头晕眼花,四肢发冷无力,只能去趟医院吧……
去药房拿药,然后回去好好休息两三天。主治医生在纸笺上龙飞凤舞,头也不抬一下。
两三天?!医生,那可不行。那么多工作等着呢,可不能停!
医生终于抬起了头,用手扶了扶眼镜框,说:身体重要还是工作重要?我一时语塞,只得谨遵医嘱。
有谁会喜欢生病呢,平日里我都恨不能够把时间掰成两半来使用,如今却让我连续两天精神萎靡躺在床上,心里着实一下子难以接受。但是转念一想,这些年一直是忙碌的,小病小痛偶尔是有的,身体健健康康没有大病,偶尔把医生“恩赐”的一两天病假当作是赚到的假期,正好用来恢复长年累月过度劳累的元气。一周以上的病假肯定是病得不轻,就算医生肯给也未必敢要,一旦拿到,得乖乖养病。
真是很久没给医生批过那么长的病假,能那么奢侈地休息,有点不习惯。以前是能扛就扛着,但有时我们实在需要病假,才能静下来看看自己到底在人生路上走到什么地方去了。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即便是放假也很忙碌,吃喝玩乐到精疲力尽也是一种学问,我也偶尔有样学样,最后换来一身的腰酸背痛和无精打采,唯有继续假装劳碌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然而这两天的病假对我来说是很长的时间,以为可以好好休息顺道“自我反省”,原来更累。躺在床上半梦半醒,晕头昏脑,依然不时惊醒,脑袋里尽是担忧岗位上有哪些事情未完成,手头上还有许多工作清单,那个黄毛丫丫会不会搞出什么幺蛾子,因为总“以为世界没有我就不会转”,因此这病假并没有完全真正休息。
最累的还不是这些,是眼睛都睁不开了还是忍不住得查看微信群和电子邮箱,然而耗时的不是回复或删除,而是消化其中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平时总是快速浏览快速回复,所以并不察觉,如今瘫坐在床上才发觉原来每天占据我们最多时间的,是很多与我们没有贴身关系的东西。
我的工作环境和强度使得我不敢像周边的人一样,能够每时每刻都能方便地掏出手机刷微博、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之类的社交媒体,但是依然要花很多的时间来查收电子邮箱并逐一回复客户,这个是即便是半躺在棺材里也还是得处理的与工作相关的事项(即便是真的病得无法完成一些工作,也还是得交代安排)。而另外的一些邮件很多是无法直接从主题识别的推销广告垃圾,你得花时间去找开、阅读。
.而闲下来的片刻,你也需要去打开社交媒体补一下“货”,否则也担心会被时代潮流抛弃。看什么?朋友圈里大多不过是谁和谁又在哪里度过了怎样的一天,和自己真的是没什么太大关系。不看,碰头的时候可能会没有共同语言。社交媒体,用好了是药品,用不好是毒品。
如此的恶性循环,让原本应有的好好休息,无意间变得沉重不堪,请个病假休养比平常还够累的了。
我努力告诉自己,把手机关机,好好休息其实就是精神的充电,什么都没做就是一种养精蓄锐。
少了谁,太阳明早还是照样从东边升起来。慌啥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