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多丽塔·丹尼尔斯在加州圣塔克拉里塔的峡谷学院取得了社会科学大专学位,很平常的一则新闻。但是,这位学生的特殊之处在于:她当时已经99岁了。丹尼尔斯说,她修这个学位只是为了提升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像丹尼尔斯一样在99岁仍愿意学习的人实属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人,离开大学进入社会后便停止学习,一方面因为其肩负着社交、工作、生活的负担,时间和财力的有限,让额外的正式教育变得不切实际。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人并不“爱”学习。
当今社会,互联网让各种优质学习资源的获取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我们也知道花时间学习是值得的,但却因为种种原因,不了了之。
年初《经济学人》的特刊 --终身学习,如何在自动化时代生存(Special Report on Lifelong Learning -- How to survive in the age of automation),看完所思所得与大家分享。
终身学习的本质是自我教育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定义“教育”这个概念:
教育”一词,来源于拉丁语“ēducātiō”,意思是“引出”,即通过教育,让你变成一个真正的“你”。终身学习的本质是自我教育。
有一个精彩的类比,帮助理解:
教育就像一副眼镜。
戴上眼镜的前后,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但戴上眼镜之后,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受教育之前与之后,我们身处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可受教育之后,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选择得更有效,行动起来更有收获。
无论是广义的教育,还是狭义的教育,都分为信息送达、内化和生产三步。但很多人对教育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信息送达这一步,完全忽略了内化和生产。
知道不等于得到,更不等于做到。未经内化和生产,缺少自我教育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
一切外在的教育,是为自我教育服务的。
终身学习将变成生存命题
稍微敏感一点的人都能感觉到,2017年经济环境比以往都要快得多。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科技风口,人工智能、混合现实、新能源、虚拟货币等,正在和即将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什么终身学习变成必要?
首先,对于我们这一代的绝大多数人,整个职业生涯会面临多次转行和转岗。《经济学人》的特刊中的一篇文章指出:当今社会的就业环境正在发生快速变化,自动化带来的颠覆性力量、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需要有编程知识等。为了保持个人竞争力,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技能。
其次,对于少数“旱涝保收”的特定行业没有面临转行和转岗的问题,却也免不了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风险。至少,一个人再也不可能凭借初入职场时的知识、技能储备,安然地度过一生。新知识的学习,新工具的使用,大幅度增加了持续学习的压力。
终身学习不再是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态度,而成为需要用终身去践行的生存命题。
教育是最划算的投资
《经济学人》特刊中的另一篇文章指出:在发达国家,学历与收入的相关性一直是成立的。既往数据证明,每多一年的正规学校教育,毕业后每小时的收入会提高 8-13% 。
但这个相关性逐渐变得不明显:
以美国为例,1982-2001年,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增长了 31% ,但是高中毕业生的收入没有变化。在过去的十几年,大学毕业生工资的降幅超过了教育水平更低的群体,学历不能立刻变现。
所以我们不再需要教育了吗?
这篇文章的副标题是“技术进步,要求教育和工作之间有更强的,更有连续性的链接”,文中描述了一家叫做 General Assembly 的公司。这家公司提供全日制,为期12周的培训,收费八千到一万英镑,在线下空间教人编程,网页开发和数据科学。公司同时提供就业培训和咨询,他们的毕业生 99% 能在180天内找到工作。
相似的例子:新生大学的全栈营也是类似的一个投入产出比很高,能满足雇主们急切需求的“教育产品”。
在这个时代,我们不仅需要教育,而且新兴“教育产品”让知识变现变得更容易。
一本万利、稳赚不赔的投资,只有教育。
终身学习时代正确的飞行姿势
做到终身学习就足以应对挑战了吗?还不够。
终身学习只是一种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真正指向结果的是有效学习。
有效学习的目的是构建认知体系和思维框架,其要点在于聚焦和深度思考。
一方面,我们需要明白,到底要学什么样的知识呢?
先明确定义“知识”这个概念:
所谓知识,指的是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来看更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
有用:参照知识的定义,绝大多数信息,算不上知识。从解决现实问题出发,我们可以把“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简化为“是否有用”,够不够“干货”。
长期:在有用的基础上,还需要增加一个长期。此处的长期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知识的积累符合复利公式,有效学习的时间越长,产出越惊人,连接既往知识节点与知识节点,打通认知壁垒,最后融会贯通。另一方面,长期指的是“看见看不见的”,很多知识短期或许“没用”,真不见得长期没用。比如历史、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体系化:在符合有用和长期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知道体系化的知识,是更高级的知识,是前人思考和智慧的结晶。借助比较优势原理我们不难知道,持续地关注某几个特定领域进行体系化学习,效率和效果都是最佳的。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知道,要如何有效学习呢?
首先是理解:凡事必先定义,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包括理解各个知识点所涉及的概念以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这是浅层次的理解。
其次是内化:为何,解决怎么样的问题。对输入的知识点进行解码,梳理其前提假设、论证依据、论证推演,这是更深层次的掌握。
最后是生产:如何,解决怎么做的问题。通过输出,将自己获取的知识与其他知识创造者和知识获取者分享,开设学习社群、课程、活动等,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
此三个过程只能由学习者自己完成,没有人可以替代。
结语
在一个学习资源丰富与发展机会巨大的时代,请保持好奇心和谦虚的心态,抓住这些学习机会。这将是你一生中最有价值的决定。
路还很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