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际会,让我同时遭遇川端康成和卡夫卡,截然不同的两种文笔和叙事风格,像冰火两股电流轮番贯穿身体,直抵灵魂。
想到余华在《文学或者音乐》一书中关于他遭遇两位伟大作家的心理描写:……谢天谢地,我没有同时读到他们。当时我年少无知,如果文学风格上的对抗过于激烈,会使我的阅读不知所措和难以接受。
川端康成是文学里无限柔软的象征,卡夫卡是文学里极端锋利的象征;川叙述中的凝视缩短了心灵抵达事物的距离,卡叙述中切割扩大了这样的距离;川是肉体的迷宫,卡是内心的地狱;川是盛开的yingsu使人昏昏欲睡,卡就像流进血液的hailuoyin让人亢奋和痴迷。
而我却实实在在的一起读他们两个,甚至有些刻意为之的享受,就像嗜辣成瘾却总不会忘记点一份拍黄瓜来缓冲一下。无论哪种,都蕴含着文学的无限广阔性,这也是为什么伟大的作品让我们阅读后掩卷沉思?是为了让我们走进他们创造的奇异空间,即便路径有所不同。
余华对文人的自我剖析也极为深刻,甚至毫不留情:我已经有很长的写作经历,这不重要。我想说的是写作会改变一个人,尤其是擅长虚构叙述的人。作家长时期的写作,会使自己变得越来越软弱,胆小和犹豫不决。那些被认为应该克服的缺点在我这里应有尽有,而人们颂扬的刚毅,果断和英勇无畏只能在我虚构的笔下出现。思维的训练将我一步步推到了深深的怀疑之中,从而使我逐渐失去了理性的能力,使我变得害羞和不敢说话;而另一方面的能力却茁壮成长,我能够知道一粒纽扣掉在地上的声音和滚动的姿态,而且对我来说,他比死去一位总统重要得多…
这一点可能很多文人都有感悟,我们甚至有一次关于杨绛和钱钟书的激烈讨论,焦点在于我们到底需不需要一个文学的巨人却是生活的侏儒,可能文字于他们而言就是全部,可我们芸芸众生,不得不权衡工作,热爱与生活,让热爱滋养生活,而不被它所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