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抱怨父母没有给你一个完美的原生家庭,想想他们能够支撑着使你在一个完整的家庭里长大成人,已经万幸。作为母亲和妻子,赵美兰都已经尽力了,真的是做得挺好!赵美兰
见我昨天给苏明玉“算命”,有朋友就让我:“掐指算算,假若赵美兰不死,苏家人会怎么样?”
不用掐指,依照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和我的临床经验,会很轻松地“算”出来。
一、苏明玉
苏明玉哪怕苏大强得了老年痴呆,由于赵美兰没死,苏明玉也不会辞职,因此会依然做他的老总,事业会越做越大,挣的钱会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此处的省略号供大家遐想,因为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往坏处想)。
苏明玉和自己的原生家庭会保持形式上的不即不离或若即若离,但在心理层面却始终与父母和两个哥哥纠缠在一起。两个嫂子有可能会因苏明玉比自己的丈夫越来越好而心生嫉妒,但苏家人之间不会,他们会从心底里为苏明玉自豪,尽管在人前表现出来的是不冷不热、好像与自己八竿子都打不着的样子。这就是亲情,血浓于水,砸断骨头连着筋。
让我算不准的是在苏明玉和石天冬的婚礼上,赵美兰和苏大强会以怎样的心情和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以及他们结婚和有了孩子之后,赵美兰是否会通过家庭新成员的加入而变换与苏明玉的争斗方式。
总而言之,赵美兰不死,苏明玉会因对手的存在而战斗不息,始终保持着活力。
挺好!
二、苏名成
苏名成赵美兰把苏名成当成心中的宝。尽管得了老年痴呆后苏大强还是在立遗嘱时也偏向小儿子苏名成,但这种偏向与作为母亲的偏向性质不同。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很明确地指出,父爱是因为孩子强大而爱,母爱则正好相反,爱是因为孩子弱小。也就是说,父亲往往爱孩子当中最优秀的那个,而母亲则往往在最垃圾的那个孩子身上倾注更多的心血,有时候死都闭不上眼睛。
由于是家中最大的(母爱)受益者,而且生活的追求不高且生活压力较小,我想如果母亲健在,苏名成夫妻将会过着比哥哥和妹妹更为悠闲的日子。
挺好!
三、苏明哲
苏明哲作为家中的长子,苏明哲有着比弟弟和妹妹更强的亲合力。请注意,我说的是“亲合”而非“亲和”,它有个通俗的名称叫“合群”。
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起源于依恋,即愿意和父母在一起。关于出生顺序对孩子心理的影响,阿德勒有其一整套理论,似乎也比较符合苏家的三个孩子。社会心理学认为出生顺序是影响亲合的三大因素之一(其它两个是情境和情绪),研究发现像苏明哲这样的长子在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弟妹更明显——在一个家庭当中,合群倾向按顺序递减。
亲合的心理倾向使得苏明哲比苏名成和苏明玉有更强的愿望把这个家笼在一起,以至于为了“一家人不要散了”,不惜牺牲自己的小家。可如果赵美兰没死的话,他就没必要操这份心了。因此,有母亲在的日子,苏明哲也挺好。
四、苏大强
苏大强那么,是不是赵美兰不死,苏大强就不好?我不认为这样!
苏大强的悲剧是他自私自利又胆小怕事的个性使然。这种人如果不是娶了个性强势而又有能力的老婆,最大的可能就是像赵美兰死后那样整天“闹妖”。实在没有理由推算出他的一生会有一个好的结局。
有人说赵美兰的死让苏大强拥有了自由。我想这是对自由的亵渎,因为自由意味着责任和担当,一个负不起责任和没有担当的人,当面对自由的时候就是我们在电视剧中所看到的苏大强的样子!心理学发现,人,总是害怕成功,逃避自由。这就是为什么成功者总是少数,人们对自由如此珍惜。
这书值得读百遍有必要说明,假若赵美兰不死,苏大强患老年痴呆的可能性还会降低,因为医学研究发现,尽管丧偶与老年痴呆之间不是因果必然,但的确呈现正相关关系。
有老婆的日子,苏大强才真的挺好!
五、结语
苏家顶梁柱,不该死!赵美兰是苏家的顶梁柱。无论恨还是爱,所有人都得承认只有她才能撑起这个家,能够保持着这个家的完整,和至少在外人看起来的光鲜亮丽。
这在当下的中国实在不易!
有句话说,“世界上本没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我们可以狗尾续貂:别抱怨父母没有给你一个完美的原生家庭,想想他们能够支撑着使你在一个完整的家庭里长大成人,已经万幸。
作为母亲和妻子,赵美兰都已经尽力了,真的是做得挺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