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读书心理
“冷站”---集中供冷新概念

“冷站”---集中供冷新概念

作者: 天使爱美美 | 来源:发表于2023-07-26 15:21 被阅读0次

                早上听广播,听到一个新名词-集中供冷,作为一名吃土长大的北方人,今天就带着这合不上的下巴颏,咱们一起唠唠这个事情。

                上个世纪的60年代,大洋彼岸的美国首先启用了集中供冷。2004年,我国广州大学城“开城”首先启用区域集中供冷,首批入驻的师生率先替咱们享用集中供冷带来的清凉(但是反应说,太冷了);这也是我国最早实行集中供冷,也是全球集中供冷量最大的区域供冷项目之一。

               与“集中供暖”相比,“集中供冷”在我国整体还属于一项新鲜事物,它是怎么个做法呢?它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呢?

              集中供冷”的原理与北方冬季的“集中供暖”一致,都是通过调节水的温度以及管道输送,来制冷或制热。不像我们家用空调,用制冷剂氟立昂靠输电来进行内外热传递,既耗电,又耗能。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集中供冷”是“冰蓄冷”的技术。整个供冷系统类似人体的心脏及血液循环系统。

               冷站(蓄冰池)是“心脏”,在夜间低谷电价0.19元/千瓦时(对比:白天高峰时为1.63元/千瓦时)的时候,通过电力制冷设备将冷水制冰,冷水输送管是它的“动脉”,白天常温水进入“心脏”融冰供冷,通过“动脉”源源不断将2℃冷冻水输往各用户终端,由用户端口的中央空调系统将冷水化为冷气送达不同空间;空调回水管是“静脉”,它将11℃-12℃已送出的水回流至“心脏”,循环制冰。

             简单的说:“集中供冷”的运作机制类似于一个“水”做的“中央空调”,通过管道输送冷气,让室内温度恒定在26℃左右。

    集中供冷,需要多大的冷站,能够供冷多少呢?

          珠江新城集中供冷项目,一个占地1万平方米的冷站,可以满足珠江新城核心区内约200万平方米、负荷总计6万冷吨的用户建筑物用冷。

           2008年7月,珠江新城一期冷站及配套工程开工,成为广州第二个集中供冷工程。“动脉”“静脉”不仅连通着广州图书馆、广州大剧院、海心沙亚运场馆等珠江新城核心区一批大型公共建筑及商业项目,还伴随APM(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穿越珠江,直抵广州塔一带。 

    “集中供冷”的优点不少。

               我国电费大都采用分阶段收费,晚上低谷(0.19元/千瓦时),白天高峰(1.63元/千瓦时),相差将近六倍。“集中供冷”抓住了这个特点,夜间利用富余电力制冰,既省电又省钱,有效降低了电力系统负荷。

             在节能减排方面,“集中供冷”也可圈可点。据统计,在夏季用电高峰时段,广州城投大学城区域集中供冷系统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80吨。

                 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能效账”≠“经济账”

                “集中供冷”是个复杂工程,而制约这种“冷资源”的最大瓶颈是“规模经济”因素:用的人越多就越便宜,越少就越贵。“集中供冷”必须规划先行,作为公共产品,需要政府特许经营。在新区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同步规划“集中供冷”,将冷站设备、冷却塔、供冷管道等与产业规划、建筑规划、市政规划匹配设计,同步建设降低建设成本,以便在投入使用后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集中供冷的优点是节能减排,利国利民,这项措施试行的城市还不多,而且有一个扎心的事实——现阶段都是赔钱的。目前大都是供应公共设施以及CBD,那么“飞入寻常百姓家”更是需要多方面的提前规划设计。

          现阶段我们的消夏方式“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期待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城市里没有这么多嗡嗡响的空调外机,让“冷站”成为城市的新标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冷站”---集中供冷新概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hk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