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减负,搞了这么多年,使内卷这个词火了,而这个词,又使得像衡水中学的教育模式到小镇做题家这样的话题都火了,甚至包括幼儿园都不幸免。
早教市场最近很火,业内报告指出今年的早教可以创造利润2900亿,真是一块很大的蛋糕。很多家长在单位上是行家里手,干工作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可到家不得不,念最难念的经——教育子女。孩子还没有出生就开始,制定早教计划了。
有一些家长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得不能再满了,都还想再加课。而身边的一些神童,使得这种竞争更激烈。有一些家长甚至把早教计划都安排到十年以后了,天哪!这哪里还是早教计划,这都快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计划了。
早教价钱为每小时200元左右,一年下来也要十几万,起跑线之战,俞演俞烈,教育的内卷化越来越严重。
衡水中学一个超级中学的代名词,在一些外行人看来,那些新的教育理论在衡水中学一点也不好使。在他们看来衡水中学,就是应试教育的代表。很多人都指责衡水中学的学生,进了衡水中学大概率,能进双一流,为什么还要拼了老命地挤进清华、北大。
“超级中学”对周边的带动,硬要说成是教育上的内卷,那也可以说得过去。
但是事实是任何一项竞赛,许多时候,胜败只在毫厘之间。何况高考呼?
与其说超级中学们的应试化教育,造成了教育的内卷,还不如正视教育的专业性,把它视为一种积极的竞争。
超级中学们的带来的这种内卷,还是看得见的,让人可以接受的,毕竟有学霸们所树立的标杆,立在哪里,成为了人们奋斗目标。
而那些上无顶,下无底的竞争,才会使人更加忧虑。前段时间一个家长退群的消息,真是火了一把,“家长群”成了“压力群”,“家校共育”成了“家校对立”,从措辞到语气,再到行动,这个家长彻底地崩溃了。
而其他家长不是不想崩溃,是不敢崩溃。虽然绝大多数老师,都是有职业道德和非常高的人格修养的,但没准砍竹子遇节,谁又能说,为你的崩溃买单的不是孩子?
可是就算没有家长群,没有老师布置的作业,又能怎样?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减负,学生的在校时间,不断缩短,作业量不断减少,你还指望学校老师教出高水准,这个真的有点为难人了,再加上老师们还要抽身去一些教学之外不得不去做的事,教书却成副业。但是从幼儿园到大学,这条路越走越挤,就算老师不要求家长批改作业,那又该如何呢?
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那只好,1、家长自己累,2、把孩子推给校外辅导机构。学校是减负了,可是家长能放心?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从小就要掌握三门外语,钢琴级别比年龄大的各路神童,便应运而生,榜样立在那里,收割更多家长的焦虑。
这里谁带动了谁,谁裹挟了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要为这种裹挟买单?
这个买单的人,不可能是别人,只能是学生和他们的家长。
前一阵子,体育也加入了中考,美术随之加热,这下校外考试机构又乐了。
体育与美术的考试不光拼的是努力,还要拼天赋与家庭的经济实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