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跟一些作家在微信里网聊了许久,他们的一些说法我是不赞同的。
我曾劝他们耐下心来写一些比较接地气的文章,但他们不屑为之,他们要写高大上的东西,对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和身边平凡的人或事,他们是不喜欢写的。他们写的那些所谓高大上的东西,无非就是什么玄幻小说。
我从来不反对写玄幻小说,而且很喜欢读玄幻小说,但是如果写玄幻小说写得不是那么接地气的话,我认为不管他如何吹牛皮,我都会认为小说写得不很真实,不会吸引读者的眼球。
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泰山不是堆的。光靠写有轰动效应的玄幻小说,想出名获利是不可能的,除非写得跟唐家三少一样。
他们还说你写过去,为什么你不回到过去。他们的意思是过去的人和事不值得写,我认为他们说得不是很正确的。举个例子,像诺奖得主莫言写的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我觉得他这本小说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小说,他不仅写的是很久远的事情,而且写的是解.放.前的人和事情,这篇小说比他其他的小说不知好了多少倍,其他的小说我不大看,但我从直觉上觉得他这篇小说好。
已故著名作家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里边写的都是平凡的人和事,跟这些作家要写的所谓高大上的英雄壮举相去甚远。
而且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还得了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没听说写玄幻的网络小说的唐家三少得到茅盾文学奖,这就是真正的文学作品跟网络文学的根本的区别所在。
当然了,把玄幻小说写到极致,也不是没有可能吸引眼球。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些人还真喜欢玄幻小说。问题是光靠你的想像力写的玄幻小说,大多只能是一厢情愿地博人眼球,因为不能勾起人的阅读的兴趣。
写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小说也一样,你不要自嗨而又说你的小说可以跟《红楼梦》相互媲美,写得就那个样子,光靠有限的几个人说你的小说,题目是多么富有诗意,甚至是从古典里找来的,写的故事并不是家族的无中生有的家长里短,更不是陈芝麻烂谷子,也不能把那三四流的小说吹上天。
我看过诺奖得主莫言的《红高粱家族》,长篇小说写得确实不错,问题是管大作家(他姓管)有个很优雅的毛病,他喜欢在他的小说中,写上他们庄里的好多人的名字,而且把人家都写死了。
人家当然很气,乡下人最忌讳死亡,活着已经不容易,还被大作家作践成已经去见马.克.思,他们就去问莫言的那个九十多岁的爹,他爹也瞎子戴眼镜——假充读书人地说,写的小说嘛,何必当真。但汉字这么多,你为什么要用别人的真姓名呢?你自己不能重新去想出人物的名字吗?
有些作家(譬如方方之流),她们也跟莫言学,也把真名字运用到小说(其实是纪实不像纪实、虚构不像虚构的伪小说真日记),搞得人家对她很不满意。有网友一说到她,她就跟一些文学家一样老虎屁股摸不得,她就会驳斥人家“左倾”,或者还要人家道歉。特么地把自己当成一个什么了得的人了。
其实方方的日记在西方并不被读者青睐,因为西方疫情蔓延太蝎虎了,那个日记遇到这种情景,只能是小巫见大巫,所以被读者丟弃掉,像丟弃一只破鞋一样,是早晚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