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非正经诗享04

非正经诗享04

作者: 痞子沙 | 来源:发表于2023-03-22 17:56 被阅读0次

    大家好,非正经非专业人士痞子沙又来了,今天,我们继续交流关于读诗的心得,不为作诗,只为博大家一乐。

    古诗文的身姿——法

    从法的角度来看古诗词(文),你会发现,古人在写古诗词(文)的时候,拥有怎样的卓越才情,他们把法自然而然融入诗文之中,让古诗词(文)身姿绰约。

    我们先聊聊比喻之法。

    古诗词(文)最基本的作用是要表情达意,而情是无形无状的,怎么才能够把情更好地表达出来呢?

    大家可以试看一首诗。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似银河落九天。

    在一开始,李白就把山和香炉联系在一起。即使我们没有去过庐山,也可以轻易地想到庐山的样子。

    大家可以再去找类似的一些古诗词(文)印证一下。

    运用比喻这种方法,可以直观地传递出诗人想要传递的形象感。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多多运用这一点。

    用好比喻之法,要记住,善于把无形和有形的事物连在一起。

    例如: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把无形的春风和有形的剪刀连在一起。是不是形象感扑面而来?

    有形和有形的联想: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从线到衣)

    无形和无形的联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从月光到霜华)

    有形到无形的联想:春蚕到死丝方尽(从丝到思的联想)

    说过了比喻,我们不能不提的就是对偶。

    在古诗词(文)的学习当中,大家一定要记得,古人写出来的文章都是要去反复诵读的。不去诵读,你就体会不到其中对偶的精妙之处。

    通过这些方法,大家已经可以感到,古代的诗人创作最善于联想。比喻是属于相似联想,对偶和对比是相对联想,还有借代就属于相关联想(就是从一部分想到整体),甚至还可以嵌入古人的阴阳平衡等思维。

    举例感受一下——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在这句诗中,其实就是用颜色,来代替百花齐放的情景,不仅形象,而且能够引人想象。

    这就是古诗词(文)的魅力所在,不是像电视一样把画面直白地展示在你面前,而是需要你展开联想,用心思索、用心感受。

    拟人法也可以很好的表达情感。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从中我们感到,古人情感是非常丰富的。在他们眼中,万事万物都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再欣赏一句——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这里面的拟人可以说是达到拟人法的最高境界。作者直接赋予了一种事物人的精神和情操(赋予特有的人格)。

    为什么说到达最高境界?因为平常大家运用拟人时,只是赋予人的动作和人的修饰词语。如果要比平常的用法高一层次,就会这样用: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就寄托了人的心理和情感,体现出一种幽怨的人格(情格)。

    当然,古诗词(文)中还有更多的方法,需要大家自己去发现才有乐趣。

    其实,学习古诗词(文),就是要培养我们的一个重要能力——感!

    这个感来自什么?来自方法,来自解读的人。依靠解读者内在的感知、感受能力。

    比如阅读一篇文章,如果你感受不到这篇文章中的情感思想或者精神,其实就体会不到其中蕴含的深层信息。修辞方法恰恰就是帮助强化读者感受的。

    法是感觉的双翼,妙用方法,可以让古诗词(文)富有变化,给读者更深刻的情感体验。而且让人油然而生绕梁三日、唇齿留香的感觉。

    如果没有修辞手法,就像一幅画失去了色彩,少了许多韵味。如果没有修辞手法,就像是舞台上的舞者,只有舞姿却少了音乐伴奏。

    法,当然不仅仅是修辞手法,还有各种表现手法,这里不再展开。希望大家能深切体会、理解古诗词(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欣赏古诗词(文)别样身姿之美。

    (淋雨·穿林帮——不正经的痞子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正经诗享0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lb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