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8日小结。
二粲的数学走到了鸡兔同笼的问题。
第一次直接写了得数:3个3分球。
问:这是数学题,给个得数一句话感觉不对劲。
答:我不会写过程。
问:就是你怎么想的,语音说说呗。就是自己的思考过程,说出来会更清晰点。
何老师请假,白老师回复:知道了。
第二天第二次:因为周六属于她的休息日,他是放松的,上半天都是屋子里。
订正时又一次共同读题,何老师引导他去看下书。
共同猜想了,假设都去3分球,会出现什么,再减去21分。是他在读题。
写完后,去打乒乓️球,复盘这道题怎么做对的。二粲说第一次没有读前面的离题,第二次讨论了解释都是3分的情况下,会出现什么。
第三次,用了9分减去,6分。最后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以上是二粲的数学过程,我的体会有两点:
1,自学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如思考时望着远方出身,
2.唯有懂得为什么练习如何练习的。点拨的作用与读题引导。在过程中还是必要的。
茗粲的周五何看师电话周五一小时互聊,茗粲的情绪看得见,调整后的学习内容也是适应。多少都可以看到,开始想要自由而不想被束缚的心。
随着一个月的倒计时,心情有些复杂起来,他说他可以感受到一丝丝的沉甸甸地责任。
例如他重点表达的部分是:
1.跟何老师再继续一个月,意料之中。虽然有点小不情愿(并没有觉得不想开始),而且这个情绪很快就没了。然后学习内容进行了调整,只有数学和英语,开始有些烦躁。然后看到同学都出去玩儿,有些羡慕。然后调整了自己的心态,继续学习。
2.开始想自己的未来,想到要自己对自己未来负责,要自己承担责任。并不是之前没有想过,只是感觉真正要自己负责(之前可能知道要自己负责,但没太多承担过责任),有些紧张,但不害怕。
我想他他更多的是好奇心的驱使。
对于七年级数学下册的学习反复的练习、读写的过程。
无论怎么样的境遇,都要学会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问自己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