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然后等待收获
文/无语
人本质上是孤独的,必须靠自己的力量走完人生。可是,我也亲身感受到,不管再怎么要求自己,靠“自力”可以达成的事情依旧有限,很多事必须仰赖“他力”实现。
人虽然是孤立的个体,却离不开群体。人生的幸福也少不了人际关系的滋润。
《谢谢你》的作者松浦弥太郎在他的书中与读者分享了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做法和日常生活中的处理方式,以及对人际关系相处的感悟。
无论多么小的机缘,珍惜今天与明日的每一次邂逅,也是珍爱人与人之间的每一个缘分。
第一次相见便是交往的开始,印象尤其重要。无论什么场合都必须保持衣着整洁,见面时的态度和气氛也会影响到双方以后的关系进展。因此,每一次见面都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者以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要一味去观察对方的反应,等待对方释放好感。我们应主动靠表情和态度传达爱意,体现友好,用热情获取对方的交往欲。
不等待,积极主动不是期待对方的改变,而是从自己开始转变来感染对方,融洽交流。如果总是让别人等,别人对你的信任就会像手中的沙子,从指缝一点一点滑落,逐渐减少。
人与人的联系中,信赖不可或缺。不从失败和意外中逃走,也是成为别人能够信赖的人的最好方法。
友情不是在别人有难时怕连累自己抽身逃离,而是倾囊相助帮助朋友度过难关。我们的付出也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是从此能够找到值得深交的人。
良好的关系孕育自轻松的状态。
在与别人交谈时,我们需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精神状态,饱含热情,得到对方的认可。同时不能轻易去评定他人,也不要去支配他人顺从我们的意愿。
在与人相交中,我们对于别人的盛情款待应表示感谢这不仅是出于礼貌,也是维持关系发展的技巧。
倾注灵魂的激荡或许浪漫,但无法长久;分享彼此所有的一切,这样的情谊听起来美好,但一点也不真实。
再亲密的人之间也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管是体贴还是好意,太过头就会变成多管闲事或自作多情,太多事会造成对方的负担。
不刻意接近也不过分疏远,给对方一定的空间,也是给自己一定的自由。留有距离,是为守护关系做出的努力。只有大家一起呵护灌溉那友情的种子,友谊才能持续长久。
当别人对我们有求时,如果我们没有能力给予满意的答复时,就不能让对方有所期待,及时把实际情况告诉对方,争取得到对方的谅解。
人际交往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顺利时我们不要过分纠缠。意见不同总是会有的,我们需要有包容的气度。当对方犯错时,我们要从多方面考虑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谴责,同时应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胸怀,帮助对方纠正。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守信,答应对方的事就该尽力而为,办不到的就要善于拒绝,而不是犹豫不决,最终毁掉感情。
千万不要认为这个世界是为了你而存在,世界并不是包裹你的容器。世界和你就像两颗并立的树,并没有一方倾向另一方,而是各自笔直矗立。
每个人都有缺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事出现错误时,要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推诿给别人。
在家庭中,我们会成为连接点,一不小心就容易过于投入自己的角色,结果常常会冷落了亲近的人。
董卿在《朗读者》中说,“陪伴也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当今社会中,每个人都担任着多种角色,穿梭在人流中来去匆匆,但忙碌不能用来当作怠慢人际关系的借口。
会生活的人总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陪伴家人。幸福的生活遇上懂得经营的人,会更加甜蜜。
在人际交往中让我们播下爱的种子,精心呵护,默默付出,然后等待……。
附:1.书名《谢谢你》
2.作者〔日〕松浦弥太郎 译者:张富玲
3.评分:4.7分
4.值得一读
5.能迈出人际交往的第一步,剩下的努力就会水到渠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