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五点左右,突然困倦难耐,于是在公司大厅的沙发上躺一会儿。
谁知一躺秒睡,甚至还做了一个梦。
我无法想象,我这等如雷的鼾声,会给公司其他同事留下怎样的心理阴影。
回家吃过晚饭,拿起电话躺在小床上刷一会抖音,刷了两条突然又困倦难耐,电话甩一边,先躺一会。
谁知一躺又秒睡,甚至又做了一个梦。
在这个过程中,我老婆也没叫我洗碗了,因为我响亮的鼾声已经向她表明了我坚决的态度。
我实在太困了,我写不动了,今晚不写了。
现在是晚上11点,我又不小心摸出了手机,鬼使神差地打开了有道云笔记……
不写点什么,似乎今天就白活了,有这种想法,可能真的不正常。
今天早上,写了一篇“老板竟然在我身边安排了卧底”,手痒顺便发到了朋友圈。
随后,一位很要好的铁杆小伙伴私信我说,你这种文章发朋友圈不太好吧?
我想想也对,如果被“老板”看见,或者被“卧㡳”看见,可能会给人家带来困扰。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赶紧删了。
我在简书都写了些什么,工作的杂事,生活的琐事,要么写同事或朋友,要么写家人或自己,真的有很多“秘密”。
其实我是在写自己,只因为我总得和周围的人发生点什么联系,所以就不得不带上他们了。
写自己,拿自己开刀,这是我一贯的主张。
我看过一本小书,名叫《短篇小说写作指南》,里面有篇文章讲的是“故事的灵感从哪里来”,我非常赞同作者的观点。
作者也认为,我们要写自己。因为小说写作需要的是最为私密的个人情感。一个码字者,不要一边希望把肤浅的听众迷得神魂颠倒,一边又把自己珍贵且神圣的独特情感深锁在心底,怀璧自珍。
写自己是没错。但是,某种情感总得以某个故事为载体,所以写情感就得写故事,于是就不得不暴露太多的秘密,暴露周围的人。
写得越多,就暴露得越多,给别人带来困扰,成了让人讨厌的暴露狂。
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我想了想,也不是沒办法,可以试着换种方式去写。
比如凡是写我自己,就以第三人称来写,或者用第三视角来表现;如果写的是身边的人,就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用第一视角去叙述。
其实换视角我也是尝试过的,“世上最奇葩的招标公司”就是基于这个想法,只是手法尚不娴熟,显得生硬。
换视角描述,既可以锻练自己换位思考的能力,又能隐藏秘密,真是一举两得!
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