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中的“循环”
前段时间,我在教小琦数数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
有天晚上她想吃糖,我和琦妈妈对她说,宝贝,你如果能数到20,就能吃一颗棒棒糖。
她很开心地就开始数,1到10,很快就数过来了。但是在数到14的时候,她就开始力不从心了,特别容易漏掉15,直接数到16。
我们带着她数了好几遍,带她数的时候,都没问题。让她自己数,还是在10到20之间会漏报数。琦妈妈很担心,忧心忡忡地问我,怎么办?咱家女儿不会是对数学不敏感吧?
我说,怎么可能?我的女儿怎么会对数字不敏感?于是卯起劲来带着她念,结果又几遍下来,我都有点泄气。小琦还是笑嘻嘻地,我都怀疑她是不是故意和我作对了。
后来我俩在讨论的时候,琦妈跟我说她当时是怎么知道10以后的数字规则的。她小时候是发现,原来十位数以后,左边的数字不变,右边的数字还是从1到10的循环。所以她一下子就掌握了十位数的数数规则,比她同学都更快。
我忽然就感觉眼前一亮:循环?
对呀,这不就是编程里头的循环语句嘛?
具体的循环编程语句我先不在这里具体阐述了,我们就用抽象导图的形式来示意一下:
从零开始教孩子编程思维这就是一个循环模块。它的意思是说,当我们面临一件有可能重复的工作或者流程的时候,先设定好一个判断条件,如果满足条件,重复再做一次。如果不满足呢?那就进入另一个流程。
你看,咱们孩子们的数数,是不是也是这么一个循环?
“如果我开始数数了,这个数大于10的话(这就是判断条件,判断一下),比如像11,接下来的9个数字,我都是先念十,然后再把个位数念一遍。就像阿里巴巴的山洞一样。”
我这么和小琦说,她点了点头,之后也顺利数完了20,吃到了棒棒糖。
我想起小时候,老师喜欢让我们抄考卷。抄语文,抄数学……
而我呢,年纪比同班同学小,手也小,握不紧笔,不久就长出了老茧。我爸心疼我,就教我直接在wps里头复制粘贴。一段复制,粘贴以后变两段。然后重复选中两段,复制粘贴变四段。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
我第二天带着一打打印出来的语文作业上交,别提多骄傲了。多出来的时间,我把这周的课都预习完了。
这也是我人生当中第一次接触“循环操作”和“循环思维”。
这个思维方式对于我来说,在之后的学习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英语当中的前缀与后缀,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循环”。
语文当中的“平仄”、对仗、排比,其实也是一种“循环”。
数学当中,“循环思维”更是无处不在。
当我掌握了哪部分需要重复,需要怎么重复以后,我就可以从这部分机械重复工作当中超脱出来,去征服下一个更有挑战的题目或者知识点了。
所以我做题效率总是比别人更高,因为我通过“循环操作”,跳过了大部分“机械记忆”和“机械操作”。
从零开始教孩子编程思维亲爱的家长伙伴们,哪怕你不懂得代码,在看完这篇文章以后,是不是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来试试看呢?
生活当中,还有什么事情是“循环”?
咱们可以怎么去利用“循环思维”,来预测它的变化?
有哪些机械记忆的事儿其实就是“循环规律”呢?
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哦。孩子们的观点,可能更可贵呢。
从零开始教孩子编程思维花絮:编程少年CEO,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本硕,高阳师兄正在带孩子们利用代码操作机器蜗牛完成动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