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概要
项目工作绩效域涉及项目工作相关的活动和职能。项目工作可使项目团队保持专注,并使项目活动顺利进行。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有效执行本绩效域可以实现预期目标,主要包含:
- 高效且有效的项目绩效;
- 适合项目和环境的项目过程;
- 干系人适当的沟通和参与;
- 对实物资源进行了有效管理;
- 对采购进行了有效管理;
- 有效处理了变更;
- 通过持续学习和过程改进提高了团队能力。
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为了有效执行项目工作绩效域,项目经理需要重点关注:项目过程、项目制约因素、专注于工作过程和能力、管理沟通和参与、管理实物资源、处理采购事宜、监督新工作和变更、学习与持续改进。
绩效要点
项目过程
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应建立项目过程,并对过程进行定期审查,检查该过程是否高效、是否存在瓶颈、工作是否按照预期进行、是否存在阻碍等。除了有效率之外,过程还应该有效果。这意味着,除了产生预期成果外,它们还需要遵守质量要求、法规、标准和组织政策。过程评估可以包括过程审计和质量保证活动。可按照项目需要,使用如下方法来优化过程:
- 精益生产法:通过价值流图来测量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之间的比率,用以识别是否存在非增值的冗余活动。
- 召开回顾会议:召开回顾会议或经验教训相关的会议可以使项目团队审查自己的工作方式,并在必要时提出改进建议,以改善流程和效率。
- 价值导向审查:以价值为导向,审视“下一笔资金应该花在哪里”,帮助项目团队确定他们应该继续执行当前任务还是进入下一项活动,以便优化价值交付。
- 项目审查投入的时间多少,由审查所带来的收益决定,总之,投入的时间要合理,既能满
足过程的治理需要,也能满足项目的需求。
项目制约因素
制约因素包括最后交付日期、法律法规、固定预算和质量政策等,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过程中,制约因素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新的干系人需求可能是需要推迟进度和增加预算,而削减预算可能需要放宽质量要求或缩小范围等。平衡不断变化的制约因素,同时维护干系人的满意度是一项持续进行的项目工作,需要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过程中持续开展。
专注于工作过程和能力
为了使项目交付和干系人价值最大化,项目工作要聚焦在工作过程(交付价值)和保护项目团队的工作能力(项目团队的高效性和满意度)两个方面,从而使项目团队专注于交付价值,并始终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包括何时发生潜在问题、进度是否延迟和成本是否超支等。
管理沟通和参与
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过程中,大部分项目工作都需要与干系人进行沟通,此时需要按照第 14 章项目沟通管理过程执行,并关联干系人绩效域。信息通过会议、对话、电子资料库等方式收集完成后,按照项目沟通计划进行分发。
管理实物资源
有些项目需要第三方提供材料和用品,规划、订购、运输、存储、跟踪和控制这些实物资源也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管理实物资源的目标主要包括:① 减少或消除现场的材料搬运和储存:② 消除材料等待时间;③ 最小化报废和浪费:④ 促进安全的工作环境等。
处理采购事宜
在大多数组织中,项目经理没有签订合同的权限,他们会与合同签约负责人或在合同、法律和法规方面具有专业知识的其他人员共同开展工作。
监督新工作和变更
敏捷或适应型项目中,项目工作会不断演变和调整。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将新工作增加到待办事项列表中,项目经理持续对项目待办事项列表进行优先级排序,并在进度或预算受到限制的条件下,保证始终完成优先级高的事项。
学习和持续改进
项目团队需要定期召开会议,确定未来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经验教训),以及如何在下一次迭代或下一阶段工作中对过程做出改进(回顾),在不断学习中优化工作方式,持续改进过程,支持项目完成最优成果。
与其他绩效域的相互作用
项目工作绩效域与项目的其他绩效域相互作用,而且对其他绩效域具有促进作用:
- 项目工作可促进并支持有效率且有效果的规划、交付和度量;
- 项目工作可为项目团队互动和干系人参与提供有效的环境;
- 项目工作可为驾驭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复杂性提供支持,平衡其他项目制约因素。
执行效果检查
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需要对项目工作绩效域的执行效果进行检查,确保其有效执行并实现预期目标。
项目工作绩效域的检查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