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过程域要实现以下目标:
1)应用已建立的组织的过程绩效模型对项目实施定量管理;
2)通过对项目过程绩效的统计,不断丰富组织过程绩效过程域的资产库,以不断优化改进组织的过程绩效模型。
专用实践1.1 建立项目的目标
本实践要求建立项目的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以选择适合的组织过程绩效模型和定义项目过程。
项目的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可以基于组织的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根据项目的特点,评估和预测与组织的历史数据之间的差距而建立。
项目的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要综合考虑、平衡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要,应“标识顾客、最终用户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质量和过程绩效的需要和优先次序
要标识出优先次序的质量和过程绩效属性,包括:
1)功能性。
2)可靠性。
3)维护性。
4)可用性。
5)持续时间。
6)可预测性。
7)时间表。
8)准确性。
项目的质量目标的类型,包括:
-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 关键资源利用率。
- 交付产品中缺陷的数目和严重性。
- 顾客对所提供服务的投诉的数量和严重性。
项目的绩效目标的类型包括:
1)产品验证活动(或许按验证类型划分,如同行评审和测试)所排除缺陷的百分比。
2)缺陷漏检率。
3)产品交付(或服务开始)后第·年中发现的缺陷数和缺陷密度(按严重性分类)。
4)周期时间。
5)返工时间的百分比。
项目的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建立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在目标之间存在冲突,即不能使相关目标同时满足。要解决这个矛盾,可以考虑下列措施:
1)设置目标的相对优先级。
2)根据长期业务战略和短期需要考虑备选目标。
3)邀请顾客、最终用户、高层管理者、项目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参与抉择决策。
4)必要时修订目标以反映矛盾解决的结果。
由于项目的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是来源于需求、组织的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顾客的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业务目标等内容,因此应当将项目的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与这些内容建立追溯关系,一旦上述内容发生变更,项目的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也应随之调整 。
建立这样的追踪关系的一个方法是质量功能展开QFD
专用实践1.2 构成已定义过程
本实践要求根据组织的过程绩效目标、过程绩效基线等历史数据定义项目的可定量管理的过程和子过程。
定义项目的过程和子过程的选择准则可以考虑如下因素:
- 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
- 现有的过程绩效数据。
- 产品线标准。
- 项目生存周期模型。
- 顾客需求。
- 法律和规定。
如果项目已定义的过程或子过程不可测量的,即不在组织的过程绩效模型之中,那么这个过程或子过程就无法做到定量管理。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项目风险评估。
专用实践1.3 选择统计管理的子过程
本实践要求从项目已定义的过程中选择要进行统计管理的子过程。
选择统计管理的子过程的准则包括:
1)选择的子过程有助于“与质量和过程绩效有关的顾客需求,的实现和确认。
2)选择的子过程有助于“顾客的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的达成。
3)选择的子过程有助于“组织的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的达成。
4)选择的子过程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完善组织的过程绩效基线和模型。
5)选择的子过程已经证明具有稳定的过程绩效。
6)选择的子过程有助于满足一些特殊的“法律和规定”的需求的实现。
基于以上准则选择好要进行统计管理的子过程之后还要明确所选子过程的过程绩效测量的产品属性和过程属性,包括:
1)缺陷密度。
2)周期时间。
3)测试覆盖率。
专用目标1.4 管理项目绩效
本实践要求通过定期评审项目选定子过程的质量和过程绩效的测量结果来监督项目的定义的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是否得到满足。
为了确保项目的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得到满足,应在项目定义的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进行这些的评审活动,通过评估在该阶段项目的中间目标是否满足来确保项目最终的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能够达成。
而项目中间目标是否满足,是通过评估“使用所获得的关键属性测量值”与实现目标的比较来进行的。
例如:“利用同行评审中所标识的缺陷的中间测量值和过程绩效模型预测已交付产品中的潜在缺陷”。
最后要对项目的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能否达成进行风险识别和管理相关的风险源包括:
1)组织测量库中缺乏足够的稳定性和能力数据。
2)子过程缺乏绩效或能力。
3)供方未实现他们的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
4)缺乏对供方能力的了解。
5)预测未来绩效的组织过程绩效模型不正确。
6)在预测的过程绩效(估计的进展)方面的不足。
7)与所标识的不足之处相关联的其他已标识的风险。
当发现项目当前的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可能与项目定义的目标有较大偏差时应采取纠正措施。可能的纠正措施包括:
1)更改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使它们处于项目的已定义过程的期望值范围内。
2)改进项目的已定义过程的实施过程,以便减少其正规变异(在不改变均值的情况下,减少变异可以使项目的绩效处于目标范围内)。
3)采用可能满足目标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新子过程和技术。
4)标识有关这些不足之处的风险和风险缓解策略。
5)终止该项目。
专用实践2.1 选择测量与分析技术
本实践要求为项目要定量管理的子过程选择测量项、测量工具以及合适的统计分析技术。
要标识的测量项包括以下3类:
1)组织已定义的过程绩效的公共测量项;
2)为管理子过程的关键产品属性和过程属性所需要的附加测量项;
3)适合用于统计的测量项。
标准给出的测量项的例子,包括:
- 需求的易变性。
2)策划参数(例如,规模、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值与测量值的比率。 - 同行评审的覆盖率和效率。
4) 测试覆盖率和效率。 - 培训的有效性(例如,已完成所计划培训的百分比和测验分数)。
6) 可靠性。 - 在项目生存周期的不同阶段引入或发现的缺陷占全部缺陷的百分比。
8) 在项目生存周期的不同阶段所耗用的工作量占总工作量的百分比。
为了实现以上测量项的测量和统计分析,组织应当选取合适的工具来支持。
“一种尺码无法适合所有人”这个概念可用于统计分析技术。决定某一特定的统计技术是否适用的因素不仅是测量项的类型,更重要的是如何使用测量值,实际情况是否保证能够应用该技术。选择的恰当性可能随时需要进行调查研究。
因此,项目还应选择支持测量分析活动进行的合适的统计分析技术。
专用实践2.2 应用统计方法了解变异
本实践要求运用专用实践2.1选择的测量分析技术对所选的子过程测量所得的测量值,观测组织的过程模型是否发生非预期的改变,并能分析和标识出改变的原因,以及应采取的纠正措施。
我们之所以能够发现这些非预期的改变,是因为我们对所选择的子过程或工作产品采集的数据出现超出我们过程模型定义的标准值范围的异常值,而这些异常值的出现往往是由一些常见的异常模式引发的,所以我们应具备对这些异常模式分析的能力,这些异常模式包括:
1)缺乏过程依从性,如果没按过程要求执行活动,采集的数据也就无法反映过程绩效。
2)多个基础子过程对数据的不明影响,对于包含多个子过程的过程绩效数据如果出现异常,要去分析各个子过程数据。
3)此子过程内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安排,遵从过程的要求,不仅是活动的种类和数量,也包括顺序和时间。否则,就会如同第一种情况那样,过程数据会出现异常。
4)对此子过程的不受控输入。如果把过程看作一个系统,按照系统理论,同样的系统,输入决定了输出。如果输入差异太大,输出的差异也会很大。
5)子过程执行期间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影响从来不容忽视。环境变了,系统的输出也会发生变化。
6)进度压力。为了进度,不再严格遵定过程要求,那么过程绩效自然就会变化。
7)不恰当的数据采样或组合。测量方法出现了问题。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监测项目的的过程绩效所获得的测量值很难完全吻合于组织定义的过程绩效数据。但这种差异究竟是属于过程的正常数据范围,还是过程出现了变异,这是实施本实践最大的困难。
解决这困难的一个方法是尽可能地收集项目的过程数据,并且建立过程的试用的自然范围。当历史过程数据越多,所建立的自然范围越具代表性,对于超出这个自然范围的异常值,我们判定其出现过程异常的信心也就更强。
同时,要注意组织的过程数据来自于历史项目过程数据采集。所以要注意监测的项目与所选子过程的过程数据来自的历史项目在以下方面是否具有可比性:
1)产品线。项目所属的产品线与所选子过程的历史项目数据的产品线是否一致。
2)应用领域。
3)工作产品和任务属性(例如产品规模)。
4)项目的规模。项目规模是否具有可比性 。
发现异常值的一个通常做法是观察控制图中的数据点是否落在控制限之内。
分析出现异常的原因,可以使用以下技术:
1)因果鱼骨图。
2)事先设计好的试验。
3)控制图(应用于子过程的输入或较低层的子过程)。
4)分小组(分析更小组的相同数据有利于区分特殊原因,更小的组是基于对如何实施子过程的了解来划分的)。
在以下时机,需要重新计算所选子过程每个已测量属性的自然范围:
1)对子过程有增量改进。
2)子过程使用新工具。
3)部署新的子过程。
4)所采集的测量数据表明子过程的均值已永久改变,或该子过程白殛异已永久改变。
专用实践2.3 监督所选子过程绩效
本实践要求通过对所选子过程绩效的监控,以确保其满足项目的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如果发现所选子过程发生变异,不能满足预期的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时,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关于所选子过程是否发生变异的相关内容,见专用实践2.2。
除了监控所选子过程的绩效外,也要对项目的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进行监控以便在目标发生变化时,适时调整所选子过程的绩效,使两者相适应。
当判定所选子过程绩效不能满足预期的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时,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1)改变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使其处于子过程的过程能力范围内。
2)改进现有子过程的实施过程,以减少其变异性,使过程属性的自然范围处于目标范围之内。
3)采用有潜力能满足目标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新的过程元素、子过程和技术。
4)标识每个子过程的过程能力不足的风险和风险缓解策略。
专用目标2.4 记录统计管理数据
本实践要求将项目所选子过程的各种统计数据和质量管理数据进行记录,并更新组织测量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