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节主要阐述学习力,学习的重要性及阅读方式的重要性。
1、学习力有三种要素: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世界日新月异与教师职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时刻不停的学习。这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人心浮躁,急功近利,还需要我们有一种坚定的学习毅力。学习犹如源源不断的能量源,它能助推着我们不断成长。
2、沉潜是绚烂的孕育,是拔节的蓄势,是腾飞前的下挫。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沉潜自己,苦练基本功,才能提升为师之素养;只有沉潜自己,博览群书,才能积攒为师之底气;只有沉潜自己,醉心教学,才能修炼为师之本领。也唯有真正沉潜下去,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积聚力量,心无旁骛地提升能力,才会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3、休整,让我们有机会停下脚步,等等落下的灵魂!休整,是极好的宁静内心的一种修行、修炼。平常我们只顾埋头走路,无暇停下来“仰望星空”。而休整,可以让我们放下繁杂,静能生慧,慧能生智。
4、杨绛先生说:“读书是为了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用读书与写作充盈自己,丰满自己,实现凤凰涅槃,让自己每天遇见不一样的自己,也让别人遇见美丽与惊诧。
5、“什么是专家?围绕某个问题读3至5本相关书籍,再阅读三十至五十个案例,你就是这方面的专家。”这话虽然不够严谨,但我觉得还是蛮有道理的。就教师专业发展以及问题研究而言,主题式、专题式阅读方式,目标明确,有阅读效度,会比率性、随意的阅读,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6、新的一天,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新的我?唯有读书。因为书籍是滋养生命的甘露,因为书籍是生长思想的土壤。书籍是肥沃的土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面对同一本书,每个人长出的思想一定会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读同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的思想。
7、“教学相长”,“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中仅此三句就足够我们这些做老师的实践一生,享用一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的第一个理解就是教育教学时机的选择十分重要。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行能解决的问题不讲,学生思考讨论后能解决的问题也不要讲。教师的讲解,要用在“刀刃上”,要一语中的,四两拨千金,要让学生听了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我的第二个理解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课堂上我们要增加学生个体独立学习的时间,减少统一的整齐划一的教学行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作用。我的第三个理解是教育教学要坚持“启发式”,摒弃“填鸭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讨论、探究是主要的教学策略。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是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好的诠释。
8、肖复兴说过:“读书可以寻找一块洁净的宿营地,能安置我们的灵魂;可以寻找一方明亮清澈的夜空,让我们的梦想能毫无顾忌地尽情飞翔。”让我们沐浴生命为生命美容,让熠熠闪光的文字穿透你我的身体直至灵魂吧!
教师作为“读书人”和“教书人”,始于读,发于思,成于行。一个人会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人会读书就可以改变一所学校的命运,千千万万个会读书的老师就会改变无数个孩子的命运,进而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书卷气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书香气是一个校园最好的氛围。
9、《光明日报》曾刊登过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结尾的四句话振聋发聩。“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获取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文化内涵浅薄、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呆板沉滞、令人窒息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