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喜遇陈晓敏
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的楼上有一家书店叫上海书城一百店,陈文海在这家书店买了几本书:六小龄童的《行者一念一生》,刘晓庆的《人生不怕从头再来》,还有《丁玲传》、《萧红:黄金时代的婉约》、《恰似你的歌声:邓丽君传》。这些书不是名人写的就是写名人的,陈文海向来崇拜名人。他自己也想当名人,他想使自己名垂青史!他有远大的抱负!
买了这几本书后,陈文海对营业员杜芳说:
“我写了一本书,想在你们书店放几本。”
“干嘛呀?”
“我的意思是说:你们书店能不能帮我代销一下我写的这本书。”
听他这么说,杜芳明白了,便对他说:“你去服务台问一下吧!”然后又笑着问他:
“你写的这本书叫什么名啊?”
“叫《茶场纪事》,是一部反映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陈文海从皮包里拿出这本书递到了杜芳的手里,“这是根据我的一段亲身经历创作而成的。”
杜芳接过书,看到封面上印着陈文海的名字,眉开眼笑地对陈文海说:
“我听说过这个名字,也听说过你写的这本书,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你。”
“这就是缘分呀!”陈文海哈哈大笑。
“你真的叫陈文海?陈文海真的是你吗?”
“我当然叫陈文海啦!陈文海当然是我啦!”陈文海嘿嘿一笑,“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我是假冒的陈文海?如果你不相信,可以看一下这本书的封面里页,那上面有我的照片。”
“不是不是,绝对不是,我绝对没有不相信你的意思!我是由于太激动了!”杜芳连忙笑着解释道。
买完书后,陈文海拎着书来到了电梯口。
“我看你好面熟,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陈晓敏抓了抓头皮,然后笑着对陈文海说:“我想起来了,我在一本书的封面里页上见过你的照片。你是叫陈文海吧?”
“这本书叫《茶场纪事》。”陈文海含笑问道:“你读过这本书吗?”
“没有细看,只是大致地浏览了一下。”陈晓敏嫣然一笑,“我表哥认识你。”
“你表哥是谁?他叫什么名字?”
“他叫徐春生。”
“原来徐春生是你的表哥啊!”
“他没有告诉你他有一个叫陈晓敏的表妹吗?”陈晓敏哈哈大笑。
“没有。”
“那天,你们三个在一家餐馆吃了一顿饭,对不对啊?”陈晓敏笑着说道。
“确实有这么回事。”停顿了一下,陈文海又接着说道:“我跟你表哥都是长期生活在十堰的上海人。十堰原来有很多上海人,现在都快要走光了!”
“你也可以走呀!”陈晓敏皱着眉头问道:“你为什么不走呢?”
“说来话长呀!”陈文海激动地说道:“我每时每刻都想离开十堰!我梦寐以求地想回上海定居!上海是我的故乡,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上海是我的故乡,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陈晓敏把陈文海的这句话重复了一遍,然后说道,“你好像特别喜欢说这句话,你跟很多人都说过这句话。”
“我就是对上海特别有感情!”陈文海笑着说道:“言为心声嘛!”过了一会,陈文海又接着说道:“十堰那个鬼地方我都待够了!那里是我的伤心之地!”
“我知道你在那边过得很不开心!”陈晓敏对他说:“杨晓兰经常在我面前提起你,一说起你的那些遭遇,她就眼泪汪汪的!”
“她就是有正义感!”陈文海感慨道:“那些小姑娘们是我的坚强后盾,如果没有她们的理解和支持,我很难能活到今天!”接着又半开玩笑道:“这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呀!”
“你喜欢跟女孩们待在一起,因此招来了一些非议!”
“这些非议也祸及了一些无辜的小姑娘们,因此我深感内疚!”
“你没有必要自责!”陈晓敏宽慰道:“你不要有什么思想包袱,你从来都没有做过一点对不起小姑娘们的事情,那些小姑娘们也都从来没有怪罪过你!”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陈文海慷慨激昂地说道:“我胸怀坦荡,面对污言秽语,我常常开怀大笑!那些坏蛋不能把我怎么样!他们只会故伎重演!他们的那些雕虫小技,只能为我提供一些笑料!”
“你是一个不简单的人!”陈晓敏看了一眼陈文海手里提的那些书,“你们读书人就喜欢买书。除了买书,你还喜欢写书。你很了不起呀!你是我们上海人的骄傲!”
“我只出了一本书,不值一提!”
“你刚才给书店的营业员送了一本你写的那本《茶场纪事》。”陈晓敏告诉陈文海:“那个营业员我认识,她叫杜芳,是杜祖海的女儿。”陈晓敏喜形于色,“真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你,我今天终于见到了长篇小说《茶场纪事》的作者!”
“我也没有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你!”陈文海快乐地说道:“我已经把你的名字记住了,你叫陈晓敏!但愿我们俩能经常保持联系!”
跟陈晓敏分手后,陈文海仍然兴奋不已,他拿起手机给徐春生打去了电话。
“我刚才见到你的表妹啦!”陈文海嚷道。
“我的表妹长得漂亮吧?”徐春生眉开眼笑地问道。
“漂亮呀!堪比西施!”陈文海接着说道:“你的这个表妹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还很可爱!你有一个长得这么漂亮的表妹,我好羡慕呀!”说到这里,陈文海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我虽然有一个长得漂亮的堂妹,可是至今杳无音信!”
“你总有一天会找到她的!”徐春生安慰道。
“我始终在怀疑:是有人在捣鬼,他们不想让我找到陈雅琴!”陈文海皱着眉头说道。
“不至于吧?”徐春生嘿嘿一笑,“你就是疑心病太重!”
“我来上海已经有十几天了,可是至今没有陈雅琴的任何消息,我好烦呀!”陈文海紧锁双眉,“我如同在茫茫大海里捞一根绣花针!渺无希望呀!”
“你的这种心情我完全能理解。”
“我就是想跟我的亲戚们团聚,这有错吗?”
“没有人说你错!你想多了!”
“哪天让我抓到了把柄,我绝不会轻饶了他们!”陈文海咬牙切齿地说道:“如果证据确凿,我会把他们告到法庭上去!他们没完没了地捣鬼,我恨不得把他们碎尸万段!”
跟陈文海通完电话,徐春生拨通了陈晓敏的电话号码。
徐春生皱着眉头对表妹说:
“陈文海整天胡思乱想,我真的很为他担心!”
“你这么没头没脑的,把我给搞糊涂了!”陈晓敏嘿嘿一笑,“我刚才见到他了!”
“我知道!他刚才告诉我了!”徐春生嬉皮笑脸地问道:“你们俩都聊了些什么?”
“瞎聊呗!”陈晓敏笑着说道:“他怪有趣的!他很喜欢说那句话!我都会背了!”
“就是那句‘上海是我的故乡,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吧?”
“就是那句话!”陈晓敏接着说道:“他想回上海都快要想疯了!朝思暮想呀!”
挂断电话以后,陈晓敏给杨晓兰打去了电话。
“你知道我刚才遇到谁了吗?”
“是陈文海吧?”
“其实陈文海挺好相处的!”陈晓敏感慨道:“有的人说他性格古怪,现在看来,这并不符合事实呀!”
“那都是一些街谈巷议,信不得!”杨晓兰笑着说道:“他给我的印象也很好!”
“如果不是王志远捣乱,你们俩现在就是一家人了!”
“他就是乱点鸳鸯谱!”杨晓兰感慨万端:“要不是他乱插手,我跟陈文海怎么可能失之交臂?好端端的姻缘就这么被他搅黄了!”接着又说道:“沈若兰也很可恶,要不是她胡搅蛮缠,我就能跟陈文海在一起轧马路了!”
“告诉你一个不好的消息,就是赵莲花已经和方安安商量好了,她们俩决定:由赵莲花牵线,让方安安和陈文海再次见面!如果陈文海掉进她们的圈套,一系列的麻烦就会接踵而至!”说到这里,陈晓敏又忍不住自责道:“我刚才应该提醒他一下,让他有个思想准备!”
“罗晓玲知道了吗?”
“当然知道啦!”陈晓敏皱紧了眉头,“这个不好的消息如果让陈文海知道了,他会怎么想呢?我们不得而知呀!陈文海曾经对我说:在封建社会,有的作家喜欢跟青楼女子交朋友,所以他们的作品才能够真实地反映青楼女子的生活。我听出了他的话外之音!他很可能会用一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心态去跟方安安交往!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他得冒多大的风险啊!现在毕竟不是封建社会了呀!当然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不管他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接近方安安,他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作家!”
陈文海离开后,书店里来了几个年轻姑娘。
“陈文海去过我们书店。”王艳萍说。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啊?”陈晓敏问。
“就是那天你走后不久。”王艳萍说。
“陈文海还去了我们纪念馆呢!”周雯雯说:“我听别人说:陈文海喜欢红色旅游,所以他这次来上海以后参观了中共一大纪念馆和中共四大纪念馆。”
“文革期间,陈文海是一个激进派,满嘴马列。”王艳萍说。
“在农村插队的时候,张慧芳动不动就泡病号,经常不去上工。”杨晓兰对大家说:“那个时候,陈文海是一个要求进步的革命青年,很看不惯张慧芳这一点。”
几个年轻姑娘沿着四川北路往前走。
“我跟我表哥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情同兄妹。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我妈是我外婆捡来的。”陈晓敏笑着说道:“我们兄妹俩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并没有影响我们之间的感情。其实这很正常。小的时候,我们俩都不知道这一切,还以为我们俩确实有血缘关系呢!”
“听说你的这位表哥现在跟陈文海是一对好朋友。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啊?”
“确实有这么回事。表哥曾经告诉我:他们俩初次见面就很亲热,这也许是命里注定的,命里注定他们俩会成为一对好朋友。”
徐春生经常对陈晓敏说:“上海人总是要帮上海人的。”陈晓敏对罗晓玲说:“我表哥就是这么一个人。”罗晓玲说:“你表哥的家乡观念很重呀!”陈晓敏对她说:“他就是讲哥们义气!他敬佩《水浒传》里的那帮江湖兄弟,他敬佩《三国演义》里的关羽!”
“其实吧,讲哥们义气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杨晓兰对陈晓敏说:“再说,陈文海也确实太孤单了。几十年来,他活得太不容易了。不过,有的时候他活得还是很潇洒的。”
“陈文海就是能想得开!”张曼丽不无敬佩地对大家说:“环境再险恶,处境再艰难,他都能乐观地活着,从来不会气馁!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人!”
“他喜欢跟女孩子们在一起。”杨晓兰紧锁双眉,“这本来不是什么好事,可是有的人就是看不惯,歇斯底里地诽谤他,说他喜欢泡妞!”
“这是哪跟哪呀?”王芳对大家说,“只有那些头脑空虚的家伙才会去泡妞,因为他们活着百无聊赖,只好去找那些小姑娘们聊天,跟小姑娘们厮混!”
“泡妞跟陈文海风马牛不相及!”刘娟气得直跳脚,“亏他们想得出来!”
“有一次,包永刚竟然当着很多学生的面训斥陈文海:‘你除了泡妞还会什么?我就是看不起你!’”杨晓兰义愤填膺,“包永刚的气焰如此嚣张,不就是因为有王志远为他撑腰打气吗?他抱住了王志远的大腿,肆无忌惮地去欺负陈文海!他动不动就挥舞着拳头要去打陈文海!他经常朝陈文海乱吼一通!陈文海受够了他的窝囊气!在王志远的唆使纵容下,那帮坏蛋把学校闹得乌烟瘴气!陈文海就生活在这么一个令人窒息的环境中!他能活到今天,真的是很不容易呀!”
2023年8月1日修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