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待孩子,你是拯救者角色吗?
孩子所有的一切你都会帮他搞定?
对待孩子,你是批评者角色吗?
这些后果的承担都是你们活该?
对待孩子,你是受害者角色吗?
你觉得一切都是别人的错?
以上都不是正确地对待孩子的角色,
我们需要成为建造者,
多给予孩子肯定,鼓励,让孩子学会负责任。
要知道,负责任是后天训练出来的,
它不会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自发出现。
如何训练孩子的责任感?
首先,我们要接纳孩子的软弱,
给他犯错的机会。
因为孩子每次犯错误都是训练他的机会。
其次,我们要赞赏孩子,
让他不断成长为自信的孩子,
可以去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挑战。
最后,我们要给予孩子关爱,
和高质量陪伴的时间。
这个过程也是6A原则实施的过程。
你可能担心,给孩子犯错的机会?
这个尺度该如何把控呢?
虽然我们知道,
给孩子空间,训练他做决定,
让他学会承担责任。
但什么样的可以让他决定,什么样的情况不该由他决定呢?
这里就涉及设立界限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孩子越小,选择空间越小。
随着孩子成长,自主空间越大。
其实孩子需要设立界限。
孩子成长过程中喜欢你给表明界限,他会有安全感。
比如,两人交流时的距离,
太近了,两人会很局促,
太远了,又会感到很疏远。
这个就是界限的把控了。
比如,孩子吃饭会成为很大的挑战,
我们经常遇到追着孩子喂饭的家长,我也是其中一员。
原因就是吃饭没有了界限,没有规矩。
吃饭是孩子的事情。
孩子渐渐长大,要训练他为自己吃饭负责。
孩子哪些行为是要训练他为自己负责呢?

其实,应该做的能够做的就是孩子要自己做的,
要承担责任的范围。
先有了孩子要做的范围和界限,
接下来才会有管教。
每一个范围、规矩一定要带一个后果,
而且这个后果要让他痛苦。
这样管教才会有效。
具体来操练,可以通过冲突的解决来确定界限。
1、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2、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
3、一起讨论,找出解决方法;
4、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不评论;
5、挑出哪些你么接受,确定界限并付诸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