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007不写就出局
听《次第花开》领悟佛法

听《次第花开》领悟佛法

作者: 晨晨zou | 来源:发表于2020-02-28 19:21 被阅读0次

一、认识苦

承认痛苦的普遍性。承认痛苦是正常的,我们就能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当中。

寂天菩萨说:“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有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

二、克服恐惧

佛陀说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以及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误解,执幻为实。

人们误认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而实际上造成痛苦的不是无常,而是对无常的恐惧。克服这种恐惧有两个办法,一是熟悉无常,二是了解恐惧无常的原因。面对无常,观察它,你才会发现不是只有自己在失去、在衰老、会生病、经历挫折、没有安全感。

三、人身难得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幸福的、悲惨的、成功的、潦倒的,人生的种种经历,无一不在启发我们觉悟。

四、安乐

放下执着就会安乐。有时候人们并非不快乐,只是以为自己不快乐而已。其实,痛苦消失就是快乐。

五、自律

修行不是去追求神秘的体验或获得某种超常的功能。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精神品质,也就是要关注其他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觉调整自身行为让其他众生感到安适快乐。我们的目的是:不伤害。

六、皈依

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皈依,不是修行的起点,它是整个修行。

七、出离

轮回是一种惯性,不断改变习惯,就能让那股巨大的惯性慢慢地停下来。现在就开始改变这些习惯,这就是出离。

八、菩提心

慈悲不仅是针对他人,也针对自己,并且首先是针对自己。缺少对自己的慈悲,很难真正对他人慈悲。

九、六度

1、布施:布施的精髓是舍弃贪执。

2、持戒:戒律不是束缚,而是保护。戒律指适当的行为,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其目的是不伤害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

3、忍辱:行为精准意味着我们须保持正念,不轻易对状况下评断、做反弹,这正是忍辱的要义。

4、精进:精进不是因为必须而勤奋去做事。如果求知需要一辈子,我们就一辈子欢欢喜喜走在求知的路上,不因为漫长而着急、沮丧,这就是精进。

5、禅定:禅定是舍弃散乱。没有定力而企图在喧闹之中不散乱,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能安住,能不离清醒的觉知,则一切行为都可以是禅定。

6、智慧:般若空性超越文字,它比较接近内心的极度开放状态,清明、辽阔、不固执、不僵化、不拒绝、不期求、不留恋,一切皆有可能。


修行对于我们来说,是平凡而具体、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像吃饭、睡觉那样。

相关文章

  • 听《次第花开》领悟佛法

    一、认识苦 承认痛苦的普遍性。承认痛苦是正常的,我们就能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当中。 寂...

  • 保持精神愉悦的秘密(上)

    每日一篇 20180425 第10篇 前言 这是《次第花开》的阅读笔记。 《次第花开》,一本讲佛法的书。最初是听樊...

  • 《次第花开》

    《次第花开》 通过听《次第花开》对佛法有更深的认识。 佛佗教我们认识苦,如何减少苦。首先把痛苦分成三类。苦苦,变苦...

  • 闲谈收获(二)

    —— 生活即是修行,只要处处留心,学问尽在其中。 “无我”便可成就自我 记得去年年底听《次第花开》时,对佛法的核心...

  • 从《次第花开》学佛法

    周三和一个朋友聊天,偶尔谈到佛法,给我推荐了一本书《次第花开》。我在樊登读书上看到了,发现樊登老师对这本书的评价也...

  • 听《次第花开》

    一、认识苦 每个人都认同的苦是苦苦 有一些快乐最终演变成痛苦 叫变苦 陷于了生活中的各种无奈和不圆满,被烦恼所束缚...

  • 听《次第花开》

    最近在听次第花开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佛法,但对心理学很感兴趣的我来说,这里面讲的东西是综合心理学,哲学的。 有些观...

  • 何期自性,寻我本心

    最近在听樊老师讲的几本介绍佛教的书,像《正见:佛陀的证悟》、《透过佛法看世界》《次第花开》。循着这条线路,我感觉...

  • 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樊登读书笔记打卡第13周《次第花开》

    对佛学,一知半解 。 “听”樊登讲解希阿荣博堪布的《次第花开》,有一种触摸到佛法的欣喜与开悟。 ...

  • 读书打卡第九天

    读《公司法》;听《次第花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次第花开》领悟佛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lr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