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抄:
当我听到一位母亲无数次地发自内心地表白,说孩子就是自己的全部,是自己生命的意义时,我的第一判断是这位母亲没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是的,终有一天,你会感动孩子。哪怕他跟你争吵,想要离家,最终他会深刻地明白你爱他。--其实他一直都明白。后来他长大了,果然很孝顺,开始争吵过年回哪个家的问题,你觉得这是你的胜利?
那简直太悲哀了,他已经成了你。
这肯定不是我的生活,因为我有自己的生活,我不会在春节时,让女儿越过千山万水来看我。我会说,过好你自己的生活,以最自然的方式来对待父母,无须内疚,不必有负担。想了,顺路了,就回家看看,我们永远为你保留一个房间。忙了,有事了,就各忙各的,就这么简单。
孩子正值青春期时,许多父母正值中年,这是最容易油腻的年龄。庸俗、琐碎,又自以为是。
我还是那句话,高质量地过好自己的生活。中年的庸俗,莫过于自私、狭隘、封闭,总想着为子子孙孙留这留那,这是另一种不必要的自作多情,心理根源仍然是恐惧。我甚至连养老保险都没买,因为我从不为“老无所依”而担忧。老了,只要我思维敏捷,即可自养,更重要的是,就为了“老有所养”,将自己违心地与某种形式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我是不愿意的。
何妨敞开自己,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做一个幸福而自由的人?生下你,给你尽可能好的教育,这就是我能为女儿做到的极限,但我无法负担你的一生,更无法牺牲我生命的可能性去成就你。毕竟,我有我的热爱,有我对女儿之外一些人(例如团队)的责任,有我对自己生命可能性的无限探索。
我相信,唯有我无限地成长、自由地成长,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