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作”的写作
前两天听到了一首歌,女生一开口我就沉醉了,那种把一字一句细细密密串成一段故事,再把纷杂的情感吐出来的感觉真好。
于是我又习惯性的打开歌词界面,看看歌词写的是什么。
一整首歌词讲的是一个女人也曾经满腔热情的爱过一个人,被伤害过后就把自己伪装起来,假装自己是个薄情薄幸玩弄男人于股掌之间的人。
其中有两处歌词最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其一:“孑然一身,爱一个人”,此处作词人应该是想表达什么都没有,也不管不顾的去爱一个人,孑然一身并没有这个意思,只是形容一个人孤零零的状态,用在这里语境不符啊。
其二:“一个孤僻的唇,摘获了你首肯”,孤僻一般用于形容人性情孤独,不合群,不能与人保持正常关系、经常离群索居的心理状态,这里把它用在形容一个吻,尽管看起来好像很文艺合理,但确实不合适。
想起前阵子一首很火的歌《将行盗》,乍一听高端大气上档次,旋律既符合了听民谣的朋友的口味,歌词又带着古风的韵味,看起来都很有寓意,深入浅出。但恰恰就是这首歌,被一名大学教授吐槽狗屁不通,演唱者花粥不仅没有虚心求指点,反而用“关你屁事”四个字呛回去,花粥的粉丝也忠心护主,一场骂战在微博闹得沸沸扬扬。
因为这件事,我特地去看了整首歌的歌词,“看那轻飘飘的衣摆,趁擦肩把裙掀”“寒风宿雪多年,我与虎谋早餐”“拎着钓叟的鱼弦,问卧龙几两钱”“你的笑像一条恶犬,撞乱我心弦”“取腰间明珠弹山雀,立枇杷于庭前”。
且不说其他,整首歌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大盗在装逼,最后还要卖弄一下深情,而深入到歌词内容,就如同那位大学教授分析的一样,“恶犬”给人的感觉应该是消极的,想躲避的,但在这里作词者却说“撞乱我心弦”,难道你看到一只狗一直朝你吠你会觉得很开心?
最后的“立枇杷于庭前”更是乱用典故,不懂的人以为是诗意,懂的人看了吐血。
我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个段子:一个小学生写他还在世的奶奶,说奶奶很疼他,常常给他好吃的,他总是会想起奶奶的音容笑貌。音容笑貌一般用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所以当我看到这四个字时简直啼笑皆非,不曾想这个段子竟成了真。
前段时间有幸被笔友邀请为某专题审稿,秉着鼓励新人,支持写作的态度,我基本上每篇文都会给过的,只要是真情实感写的就行,然而却有一篇文章,实在让人不得不吐槽。
内容饱满,情感也足,是它的好,就是犯了和上面同样的错误,“音容笑貌”竟安在了许久未见的友人身上,有些语句也不是很通顺,某些用来润色的修辞用得太多,显得过犹不及。
每个热爱写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如同山间的清泉,冬日的阳光一样清澈温暖还饱含深意,或者是把一个故事描述得令人动容,久久不能忘怀,但这并不是就意味着可以随意添加华丽辞藻,利用典故的堆砌来显示自己的文采,这不仅不能体现出你文风的出众,反而会弄巧成拙,体现你的没文化。
美国作家娜塔莉·戈德堡总爱将写作比作一株绿色植物,读过的书在心里渥成肥料,浇灌这棵植物茁壮成长,这是输入与输出相辅相成的结果,缺一不可,更不能揠苗助长。不间断的读书和写作才是对自身水平的最好提高。
写作的底线和良知
如今是自媒体时代,到处都有展示自己的平台,给热爱写作者提供了许多机会。诚然,保罗·科埃略在《写作》中写过“写作意味着分享。分享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思想、想法、意见。”但也由此产生了一个弊端:无论文章写得好的坏的,往平台上一放,自会有人捧场,假如你是个很会击中人性的G点的,那更是分分钟10万+,月入过万可以说是不在话下了。更是因此引出了类似《我是怎样做到写文一个月,净收1万块》的文章,简直不计其数。
我承认我写作也是为了钱,我也曾为了博取眼球去追热点,去写别人爱看的,到头来我却什么都没得到。但还有多少人说着热爱写作,其实就是卖弄文字来赚取利益,所谓初心早就不知道被扔到哪里去了。
就说最近被封号的咪蒙,多少媒体人追捧的对象,一夜间传奇化为腐朽,这是因为他写得不好吗,众所周知,并不是,而是他毫无底线的三观和编撰能力,之前就因为将爱国比作兽交被网警点名批评了,而今还随意杜撰阿里内部骨干扰乱人心。对我来说,对文字的极不尊重莫过于此。
每个人在做每件事都该有底线,写作亦是如此,从你提笔的那一刻开始,就该知道“良心”二字怎么写。
人生是一场闹剧,但请不要把写作也当成你肆意妄为的戏场,写作本应当是一场救赎,敬畏而虔诚的,就如陈丹青说的:“认真做每一件事,不要烦,不要放弃,不要敷衍。哪怕写文章时标点符号弄清楚,不要有错别字——这就是所谓的自己救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