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星思考
12个创新思维模型:04“组合创新”

12个创新思维模型:04“组合创新”

作者: j星星 | 来源:发表于2021-03-26 09:34 被阅读0次

01 什么是创新

提到创新,很多人认为是指发明和创造,是指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性过程,是指百分之百原创的东西。

创新专属于天才。

其实,这是对创新的误解,创新并非创造全新的事物,而是把不同的要素重新组合起来形成新事物的过程。

比如,日常所使用到的汉字也就几千个。

这几千个汉字可以看成是几千个不同的汉字要素,不同的人把它们重新组合,不需要创造任何一个新的汉字,却写出了流芳百世的文学巨著。

这种基本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形成了新的系统,也就形成了创新。

02 什么是组合创新

组合式创新的概念来自于“创新理论之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


熊彼特又进一步阐明了这种新组合涵盖的5个方面:“生产出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新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换言之,在熊彼特看来,任何经济结构都可以拆解为“产品、技术、市场、资源和组织”这五个基本要素。将这些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便可称之为创新。这种创新的方法论,简称为“组合创新”。

03 组合创新基本功一:拆解基本要素

首先我们要去找到基本要素,找到了基本要素才有可能对它进行重新组合。

就好像熊彼特一样,他能找到组成任何经济结构最小的那5个基本要素。这个找到的过程,称之为拆解。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下,什么是拆解?

比如,产品经理设计了一款新的产品,很复杂。程序员要进行开发,但是,大家拿到需求的时候都很懵,看整体产品功能时很不清晰,也不知道要干啥。

那我们一般会怎么做。

首先,拿到产品需求的时候,先拆分成哪些是前端人员的需求,哪些是后端人员的需求,哪些是要借助第三方的需求。

其次,比如前端人员的需求,再拆分成N个模块,每个模块再拆分成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再分给不同的开发人员,开发人员针对自己的子模块再去细化为能开发的“最小单元”。

经过这样的一个“拆拆拆”的过程,所有开发人员都非常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了。

最后,把所有开发人员完成的功能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最终的新产品。

拆解基本要素,其实就是要找到那个“最小单元”。

当我们看到某个整体系统的时候,往往都是含糊不清和无从下手的,但通过把它拆解,当看到它是由哪些最小单元组成的时候,就会一目了然了。

事实上,各个学科的发展也是伴随着最小单元的层层拆解而不断前行的。

以物理学为例,从分子拆解到原子,从原子拆解到原子核和电子,从原子核拆解到质子和中子,又从质子拆解到夸克,甚至拆解到弦。

每向下拆解一个层级,人类的文明就会不断向前迈进一大步。

所以,拆解基本要素的能力是组合创新的基本功。

拆解的方式会有很多种,可以从时间、空间层面入手,也可以从各种尺度、角度层面入手。

比如上面提到的把产品需求拆解为最小的开发功能单元,就是从大功能、小功能、更小功能模块的这个尺度层面去进行拆解的。

比如我们当下的状态,可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判断的,也可以换个角度从未知的将来判断,思考当下要怎么改变以适应未知的将来。这又是从过去和将来的不同角度层面去进行拆解的。

04 组合创新基本功二:重新组合基本要素

将要素拆解到最小单元之后,还需要重新组合这些要素,才能实现创新。

我们再回到熊彼特提出的经济结构五要素,“产品、技术、市场、资源和组织”,
可以通过五要素模型进行重新组合。

要进一步拆解出一家企业对应的五要素的更小单元,然后进行重新组合。

在“供需连组合法”模型看来,五要素模型略显复杂。

“供需连组合法”模型,来自美国学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的颠覆性创新理论。

克里斯坦森说:“技术无所谓颠覆,市场也无所谓颠覆,技术和市场的组合才具备颠覆性。”

这里的技术代表供给侧,市场代表需求侧,而供给和需求之间天然存在一个连接,所以克里斯坦森的颠覆性创新,其实就是供给侧、需求侧、连接端3种基本要素的重新组合,我们将这种方法命名为“供需连组合法”。


其实,现代社会的任何经济结构,都离不开供给、需求和连接3个层面。任何企业都可以套用这套模型,从这三个层面去重新组合基本要素,从而达到创新的效果。

比如电商领域我们常说的人、货、场,“货”就是卖家,即供给侧,“人”就是买家,即需求侧,而“场”提供的是平台的连接。人、货、场,重新组合之后都是机会,有心人可以自己去分析下拼多多的成功之处,它是怎么从人、货、场里面去逆袭的。

所以,通过“供需连组合法”等模型对基本要素进行重新组合的能力,也是组合创新的基本功。

05 思考

有个观点叫“还原论”,是指整体可以分解为部分,部分可以组成整体,整体等于部分之和。

意思是当事物的整体研究不清楚时,可以把整体拆解成部分,然后部分可以重新组合成整体,整体等于部分之和。

我想,这就是组合创新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不清楚的时候就进行拆解,拆的越小越好,然后有方法地进行重新组合,不断地刻意练习,肯定会组合出创新。

相关文章

  • 混沌创新课笔记-第一曲线

    创新模块思维模型:第一曲线、第二曲线、分形创新 战略模块思维模型:组合创新、单一要素、战略杠杆 竞争模块思维模型:...

  • 2020-3-24 Excel表格让组合创新更有体感

    组合创新思维模型是混沌创新训练营学习的最主要模型——旧要素从新组合的方法。创新项目最合适不过了,就比如用在自己...

  • 12个创新思维模型:04“组合创新”

    01 什么是创新 提到创新,很多人认为是指发明和创造,是指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性过程,是指百分之百原创的东西。 创新...

  • 0717荔枝简书日更&组合创新模型

    今天学习的组合创新模型,我捻到的重点就是旧要素,新组合,这就是组合创新模型的核心内容。 在创新之初,其实没有新东西...

  • 学习笔记

    混沌大学交付十二个思维模型。 创新:第一曲线。 第二曲线。 分形创新。 战略: 组合创新。 单一要素。 战略杠杆 ...

  • 《第二曲线创新》学习笔记(中Ⅰ/战略篇)

    创始人的认知边界才是一个企业真正的边界。 ——《第二曲线创新》 一、组合创新的思维模型 ...

  • 思维模型之组合创新

    组合创新就是把要素从旧系统里拆解出来,然后重新组合成新的系统,简言之“旧要素、新组合”,其来源于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

  • 5.5思维模型~组合创新

    算法~模型化 旧要素的新组合 用途:帮助决策~细分领域,错位竞争,差异化胜出,新的战略组合,寻找细分市场 分两步:...

  • 组合创新在美橡教育机构的应用和实践

    一、组合创新的基本定义: 老元素的新组合 二、组合创新模型的两个要件 1、用还原论拆解...

  • 创新思维

    未来的创新者=哲学家➕科学家➕企业家 未来的创新思维=哲学思维➕科学思维➕商业思维 分形创新 破界创新 思维模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2个创新思维模型:04“组合创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tj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