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 序
五一假期闲来无事,重新看了几集《水浒》 ,恰好看到鲁智深这个大和尚的故事,佛性的特点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精致,反观同时期的币乎,“联盟”“部落”热点层出不穷很热闹,让人应接不暇,让新人们难免有些疲于应付;今日我们读读历史,放松一下,就《水浒》里面的人物故事和大家闲聊一下。
二 最有趣的人物
《水浒》这部经典剧相信大家都看过, 108条好汉个性鲜明,个个血肉鲜活,让人看了津津有味,这里重点说说一个有趣的人物-鲁智深。
花和尚鲁智深可能是整部《水浒》里最有趣的一个人物。我们横向比较来看。武松在很多事情上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根本看不到他为不相关的人扶危解图。李逵则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冲动的人,杀起人来眼睛一红,甭管是无辜还是有罪全都一刀切。鲁智深恰好在这两者之间。
鲁智深的外号叫“花和尚”,是梁山好汉里面唯一一个个与佛有缘的人,他从头到尾都在展示着佛性。佛性最大特点是什么?随遇而安,淡薄洒脱。山泊众多好汉中,恐怕只有鲁智深一个人具备这种随性洒脱的成分一一不管环境是什么样,我还是我,我都能适应你感觉不到鲁智深有多大的烦恼,有多大的痛苦。
三 天生洒脱 与人行善
鲁智深跟九纹龙史进、打虎将李忠在洒楼上喝酒,金翠连爷俩在那卖唱。鲁智深听见翠莲哭啼蹄,一问缘由,知道镇关西欺负人,顿时气坏了。鲁大侠把金翠莲安顿好,就去找镇关西去了。三拳把镇关西打死了,走的时候还喊“你这厮诈死,待洒家慢慢理会你”。
佛教讲“善有善报”,讲因果报应。打死镇关西,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又遇到了金翠莲。她嫁给了赵员外,赵员外把鲁智深送到了五台山。五台山的长老发现,鲁智深的佛性比里的其他和尚都高,所以长老就把他的名字改成“鲁智深”。
后来鲁智深醉打山门,留不下了,得离开五台山,长老把他送到了开封大相国寺。相国寺长老知道鲁智深是个刺头,不好惹,就把他弄到菜园子里,让他照看菜园子。菜园子里有一帮泼皮无赖总来捣乱,鲁智深这时又体现了他高人一等的管理能力。
他把这些人收拾服帖以后,天天管着菜园子,进入了自已人生中最快活的一段时光。有这些人待奉着天天喝酒吃肉,他好不快活,这时候你会发现,鲁智深高能成低能就。你让他当武官管人他能管,你让他直接在江湖里混他能混,你让他当和尚他也能当。
我们就没感觉到管智深在环境转变时有什么烦恼,始终快快乐乐的,真是达到了那种随遇而安的境界。我改变不了环境,但是我能高度地适应环境,我能把心理调整到一种空空荡荡的程度。就是说不管处于一种什么环境,在心灵上都能找到寄托,他的佛性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展露无遗。
鲁智深命里注定碰到林冲。两个人互相佩服,倾心结交。虽然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能耐也大,可是林冲是生得伟大活得憋屈。因为林娘子被高衙内谓戏了,林冲不敢出头。这时候鲁智深来气了,说“你怕这高太尉,我可不怕”。所以说,鲁智深天不怕地不怕,没有什么畏惧的。佛家讲,不论是成佛没成佛,现在佛是过去人,现在人是未来佛,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鲁智深处事是有分寸的,跟武松比他更洒脱,跟李逵比他更有智慧。他不会因为环境发生变化了,就对这个世界恨得要死。
鲁智深对功名利禄无牵挂,征讨完方腊之后,他就留在杭州六和塔修行,最终圆寂于此。
后期他在佛教感召之下,能写一些偈语。临圆寂时写了个偈语—“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尘绳,这里扯断玉锁;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语言朴素,道理却深刻。“今日方知我是我”,尘世的我不过是一个肉躯売而已,我的真身在潮信的感召之下圆寂,达到佛的一种境界。
四 结 语
币圈投资有一种说法就是“佛系持币”,那么什么是“佛系持币”呢,就是简单的屯着不动么?在币乎这个平台,我们可不可以“佛系写作”“佛系读文” “佛系评论”呢?
其实通过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了解佛性就是:随遇而安,淡薄洒脱,没有畸形的功利观。
当你在币圈茫然心累的时候,可以反过头看看这个小故事,回顾下佛性的真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