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前旅行的计划泡汤了,心里很失落也很沮丧。我需要陪伴、玩耍、休息、关爱,这些都没有获得满足,而我最看重的是陪伴。
我跟我失落沮丧的感受静静的待了1分钟后,开始思考还有什么行动策略可以满足我的需要。
1、再共同计划一次出游;
2、5月初就要去上海学习4D的课程了,闺蜜之前提过想一起去迪斯尼乐园,这两天把这件事确定下来;
3、约两个同学在清明假期的时候见见面,喝喝咖啡,聊聊天;
4、去万达广场看个电影,逛街给自己买个生日礼物;
5、一天给父母打一个电话;
6、在生日前列好自己整年的计划安排,也算是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了。
思考完了这些行动策略后,失落和沮丧的感觉全然不见了,内心里是一种期待和喜悦。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来源就是把需要的实现和某一个行为框定为必要充分条件,一旦落空就无法承受。特别喜欢一句话:痛苦不在于对方的行为,而是自己对待行为的态度。回归到内心最真实的需要,要刻意的告诉自己实现需要的路径有很多种,并寻找他们。因为执念真的只会加剧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