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妈,太佩服你了,你们一早上怎么能做那么多事情啊?而且孩子还配合的那么好!”
自从三年前开始记录每天的晨间和晚间例行陪伴内容,并发布在朋友圈,我三不五时的就会收到这样的微信留言。也有很多小伙伴私信我,想知道我们家高效陪伴的“秘籍”究竟是什么——为此我还专门做过一个分享,和大家分享“我家的时间管理小经验”。
原本我以为,小伙伴们的关注点会是“你是怎么安排时间的(安排的那么好)?”后来发现还真不是——大家更感兴趣的是……“你家娃怎么做到的?(他怎么可能那么配合)”
时间是个啥?娃,你知道吗?是啊,在我们一般的认知里,孩子都是很随性的,不按父母设计好的程序出牌才是“正常状态”,所以看到一个跟上了发条似的“自动小朋友”,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对此,我的回应是:
首先,小熊也并不天生就是一个“自动娃”。额……好吧,现在其实也不完全是。有时候他也会闹脾气、不配合、甚至故意拖拉磨蹭。
但总体来说,他知道自己每天有哪些事情要做——那都是他自己主动想要完成的;也知道为了完成这些“我喜欢”的事情需要做哪些努力——比如每天晨间不用催促就自己穿衣洗漱,比如只有在7:20之前坐在饭桌前才能看《樊登小读者》,比如晚饭前完成作业才有时间享受“妈妈读书给我听”的“小王子时间”……
到了这里,往往就会听到另一种感慨:哎,我家娃就是没有这样的时间观念!
这句话的背后态度很有意思:你能做的那么好,是因为你有某种我们不具备的东西。既然如此,我做不到也就不足为奇了——似乎这是给自己的一种解释,又好像是说服自己“接受现实”的理由。
等等,如果你只是要找一个理由让自己“接受现实”,意味着已经放弃了改变的可能性,不打算再做点什么了。
如果用更积极的方式去思考,我们可以这么说:咦?怎么才能让我家娃也具备这样的时间观念呢?
思路对了,很多问题就自然有了解决之道。你觉得“时间观念”这个东西是天生的吗?如果不是,那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培养呢?
搁在以前,我会觉得这个问题略显棘手。倒不是有什么好方法舍不得分享,而是……对时间的感知是在日常过程中潜移默化建立的,很多做法看着很简单、谁都能做到;但效果的确是在日复一日中显示出来的。
就像“你是怎么把娃养了这么大的?”一样,说出来都是毫不起眼的琐碎小事,谁家还不是这么一天天过来的?偏你要拿出来说事儿,好像有点故作高深的装腔作势。
还好最近看到一本书《不急不催,轻松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作者在其中提到的“培养时间感”的小方法,既简单容易操作,效果又相对明显。虽然并不是每一个方法我们家都用过,但对照却能发现相通的内在逻辑。
一、借助工具“看见”时间
很多家长觉得很困惑: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为审美孩子不能意识到这一点,经常会浪费时间呢?
一言以蔽之:没有时间感。
要想让孩子有时间感,父母可以借助一些时间管理的工具,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训练,教孩子学会使用最基本的几个工具,包括时钟、闹钟、计时器、番茄时钟、沙漏等。
时间是个抽象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对于孩子、尤其是小孩子来说,要理解真的很不容易。
但时间是有呈现方式的,这就是“钟表”。借助“认识时钟”,我们可以教孩子“看见”时间。
三四岁的孩子,就可以告诉他长针、短针代表的意思,引导娃注意到它们位置的移动;恰好也是数学启蒙的阶段,通过看表来认识数字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小小孩认时间的时候,要用标准的数字样式时钟。那种用罗马数字、艺术字体、用几个小点代替数字的……在初学阶段,很容易让娃感到迷惑和混乱哦。
除了“看见”,时间还可以“听到”。父母日常的话语中更多的提到时间,也会给孩子留下印象。比如:“现在短针指向8,长针在12上——6点了,我要出门去上班了。”
当然,还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增强趣味性:带娃一起做个手工表盘,给他一个具体时间点、请他把指针调到对应的位置——不仅能够检验孩子对时间的认知是否准确,也是有趣的亲子互动时光。
小熊自己做的时钟等孩子再大一点,就可以用到电子闹钟:这是另一种不同的时间呈现方式,能够读懂电子数值,意味着孩子已经能把数字和时间对应转换。这也为下一步“感知时间”打下了基础。
二、创造经验“感知”时间
“看见”是一种直观印象,而“感知”真需要跟自身相关。简单点说,就是在自己要做的事情和时间之间建立感受的印象。
1分钟可以做哪些事?
10分钟有多长?
半个小时够看几集动画片?
……
这种把时间当做度量衡去出测量自己要做的事情,是一种能力,不是天然就有的,需要家长有意识的训练孩子。
计时器是一个简单、随手可见的工具,用好了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对时间的敏感度。
啥叫“用好了”呢?这里分享两个思考方向:
1、找到值得信任的“第三方”
平时我们总是习惯说“快点儿”,可是什么速度才算“快”呢?家长觉得孩子磨蹭,可是孩子认为自己已经是在“快”了——总不能谁的年纪大谁就是标准吧?
计时器的好处在于足够“客观”。只要设定了时间,一秒一秒过去、结束就会提醒。它独立于孩子和妈妈的主观判断,是一个“靠得住”的第三方。
“好看的动画片怎么一下子就结束了?”“老师要求读书20分钟,怎么这么久还不到?”一旦孩子发现并信任计时器的“可靠”,就不必再因为主观感受的差别对时间要求心存怀疑。
久而久之,主观感受和客观限制两相对应,偏差逐渐降低,时间感自然就越来越准确了。
2、更“好玩”,就更容易接受
倒计时的滴答声,天然会形成紧迫感,特别适合进行一些速度游戏。
试试看:1分钟跳绳多少下?30秒能答出几道口算题?能不能保持3分钟不动不笑木头人?
小熊做题时会习惯性计时或者反其道而行:比赛预估30秒看谁更准确?播放一段声音猜猜用了多长时间?两个人各说一段话看谁更接近1分钟?
一只小小的秒表,在增加亲子互动的同时,不仅能提升孩子对时间的敏感度,还能顺道锻炼很多其他技能——简直是个万能的大框,所有你想帮孩子训练的技能都能装进去,一举两得!
是不是很好用?
一个小建议:开始训练时,要尽量选择较短的时间,比如3分钟、1分钟、30秒。这些时间不会给孩子很大的心理压力,反馈也来得更快更及时。
三、保持专注“尊重”时间
说到专注,一个很有效的工具是“番茄钟”。
很多父母对“番茄钟”都不陌生,知道它是以25分钟为一个单位、5分钟为一个间隔,区分工作和休息时间。
不过,在刚开始进行“番茄法训练”时,这些具体标准都可以暂时不管,只取它的两个重要原则:专注、有限。
无论是否人为设置一个时间段,时间都是在自然流逝的,为什么要约定呢?目的就在于“专注”。
一边吃水果一边看电视,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根本不需要用番茄钟来“限制”。所以,我们做的训练是针对高价值、有产出、有要求的“任务”而言的,需要小朋友保持一心一意的状态,不是随便混过去就完事的。
写作业、上课、看书……这些事情都要求集中注意力,对好动的孩子来说本身就有挑战,如果没有时间界限,就像一条看不到头的长路,别说那么小的娃,就是我们成年人也很容易倦怠放弃吧?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使用番茄时钟都可以对时间长度建立明确的感知,可以有效克服3种常见的惰性心态:
“还有两小时呢,我先玩玩别的。”
“累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刻意休息。”
“提前完成作业,妈妈反而会给我布置更多的任务,还不如做慢一点儿。”
设定相对短暂的“番茄钟”,等于给了孩子一个明确的目标,让“专注”有了截止时间,反而因为“看得见结束”而有了盼头。
一开始如果你觉得孩子的学习注意力较差,可以设定一个较小的目标,比如10分钟。随着孩子学习专注力的加强,可以调整“番茄时钟”的长度,一般不超过25分钟。
番茄钟设置时间具有灵活性,除了家长对“学习注意力”的判断,还要考虑孩子的年龄。比如6岁左右的孩子注意力集中为20分钟左右;小学低年级每节课35分钟,是适合7-8岁孩子的年龄特征而定的。
总体来说,番茄钟的取值可以这样考虑:
1、对于孩子喜欢的事情,比如数学游戏,可以取番茄钟的“最大值”,限制“25分钟为一轮”,时间一到就要结束。让孩子对“计时”这个动作有好感、有期待。
2、对于较难、孩子又压力的事情,比如写作业、读书等,这要主动降低番茄钟的取值,比如先定10分钟、15分钟。
请记住,我们的目标不是孩子能吃下多少个番茄,而是帮助他建立保持专注、尊重时间的默认习惯。
孩子的“时间观念”不是天生的,也不能直接敲开脑壳放进去。如果没有认真陪娃三年五年一起去做的打算……就请别再抱怨——
“为啥我的孩子就没有时间观念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