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见过许多挑食的人:不吃青菜、不吃胡萝卜、不吃茄子,甚至不吃肉类。他们把自己的饮食习惯"打理"得井井有条,颇有原则性。
可是我却见过更多对婚姻毫不挑剔的人:他家庭条件不错,父母挺满意的;她温柔贤惠、勤俭持家,很适合娶回家;他对我挺好的,我也老大不小了......唯独,没提及爱情。
我不禁想,那些对食物百般挑剔的人,怎么就能容得下一个不爱的人呢?
还记得三年前我刚毕业到广州上班,有天外婆突然打来电话询问我的近况,不出意料地又提到了"谈恋爱"的事情。
"在广州有没有遇到合适的嘛?也该谈了,遇到不错的就试试。"
"没有呢外婆,不着急,你是担心我嫁不出去吗?"
"哈哈,我就是担心你嫁不出去啊,还是不要太挑了哈!"我笑笑应付了过去。
受到一万点伤害的我,打电话向我妈吐槽,可我妈却说:"你外婆说得对啊!你啊,眼光也别太高,你看得上人家,人家可不见得看得上你。我想了一下,我对你没什么要求了,嫁远点都没事,反正坐飞机一两个小时就到了。"
......唉!这是亲妈呀!
外婆如此也就罢了,毕竟来自那个遥远的年代,想当年妈妈的婚姻也是她一手包办的——一场几乎没有爱情参与的婚姻。
我一直以为经历过这些的妈妈会更懂得爱情对婚姻的重要性。其实,更早之前她还是个佛系、开明、有着偶像剧幻想的妈妈,她说:"谈恋爱还是随缘,不能着急。我只有几个小要求:要比你高,长得好看些,不能染发烫发(她指的是之前很流行的非主流、杀马特),不能离得太远。"
世事难料,这才几年,她不仅推翻了所有要求,还在精神上蹂躏我——"你看得上人家,人家可不见得看得上你 ",这句话当时像幽灵一样在我脑里游走。我才23岁呀,她们就劝我别挑了。
爱情和婚姻,是应该发挥“挑食”主义精神的,不勉强,不将就。
许多还未跨入婚姻的人,在面对世俗的眼光、家人的催促、社会的压力时,都选择了投降,他们宁可忍受一段没有爱情的婚姻。可殊不知,这样的选择是让自己面临一个更大的深渊,一错再错。
婚姻是复杂且漫长的,许多当初因为爱情而结合的婚姻都因为生活的打磨而褪色,更何况是没有爱情的婚姻。我实在无法想象,没有爱情的婚姻,该如何应对一个个平凡又遥远的日子。
对待爱情和婚姻,哪怕挑剔一些,也不要委屈了自己,错付了一生。
爱是人生一大永恒的课题,张爱玲说:"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我们都应该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将爱进行到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