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观察随心记
17岁前没上过学,塔拉如何成为剑桥女博士

17岁前没上过学,塔拉如何成为剑桥女博士

作者: 莫莫之言123 | 来源:发表于2022-09-14 09:16 被阅读0次

有一本自传体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出自美国女作家塔拉·韦斯特弗之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平凡却不甘于向现实低头的女孩塔拉身上。

塔拉从小被父母强逼不能去学校读书,17岁以前从没上过学,却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了剑桥大学博士,被《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境地,只要内心足够强大,只要有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每个人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莫莫之言:选一本书,好好读,会有全新发现。(图片来自网络)

01

用内心的强大来对抗恐惧

塔拉生长在美国一个既普通又怪异的家庭。

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她家住在美国爱达荷州的一个山区,因为贫穷,她从7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在废品回收站干活,她自己说是在“垃圾堆”里长大。

这是一个怪异的家庭。父亲患有严重的躁郁症,是十分保守的摩门教徒,对现代医疗和教育有着极度的不信任。母亲没有主见,听从父亲的一切安排。

他们一家人,即使生重病或严重受伤,从不去医院。

他们家的孩子,从小到大,父亲不允许他们进入学校读书。

塔拉小时候的日子是灰暗的。

她曾经被一个巨大的残骸物打落在地,险些丧命在父亲的铲车之下,父亲却不以为意。

她的哥哥肖恩有着严重的暴力倾向和人格障碍,他侮辱塔拉是妓女,曾经抓住她的头发疯狂拖扯,也曾经把她的头按进马桶里往死里虐待,父母却不当回事。

她曾经亲眼看到哥哥、父亲、母亲因干活或车祸严重受伤,他们饱受伤痛折磨,却不肯去医院接受治疗,仅由母亲来处理伤势。

白天的废品回收站,只有机器运转的可怕,哥哥的断指和从高处跌落导致重伤的记忆,深刻地印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挥之不去。午夜时分,也常常从死在哥哥肖恩手里的恶梦中惊醒。

这样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如同处于炼狱之中,她每一天都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受伤甚至丧命。这样的生活没有希望,只有无尽的恐惧。

但是,塔拉身上却有一种让人难以想象的韧性。

不想在恐惧中死去,就用强大的内心去战胜恐惧,只有足够坚强,才能活下去。

面对暴力,她没有像母亲一样软弱,她奋力反抗,一次次顽强地让自己脱离险境。

面对侮辱,她没有向自卑和脆弱低头,而是用尽全力冲破精神上的重重枷锁。

一个人真正的强大,不因财富,不因权力,只因内心的强大。

莫莫之言:人可以选择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图片来自网络)

02

用执着的努力来抚慰孤独

在塔拉的生命中,第一次被光照进来,是她的哥哥泰勒成功考进了大学。

这对于从未进入学校读过书的塔拉来说,像是封锁在长久黑暗里突然出现的一道光,照亮了她内心,燃起了她的希望。

她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她也要去考大学。

她这个决定是孤独的。在家里,她只能偷偷地自学,除了干活,她仅能挤出碎片时间。

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知识的女孩来说,她会面临多少困难和困惑。

然而,她却坚信,大学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理性世界,能改变她的人生状态,只要闯过孤独又难走的这一路,就能走进那扇理性的大门。

她用尽了所有的努力,但第一次考试还是落榜了。

她没有放弃,继续自学,依然用尽一切的努力,她终于走进了杨百翰大学的大门。

命运之神总爱开玩笑。这对她来说,不是成功的第一步,而是巨大挑战的开始。

由于从小成长环境的影响和认知的问题,她上完厕所从不洗手,耳朵疼却不敢吃止痛药,如此之类的行为让同学们开始远离她,甚至将她视为怪胎。

她没钱交学费却坚定地拒绝政府的补助,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十分拮据,难以为继。

她从没受过教育,没有词汇量,连基本的作业都完成不了。

她还经常提出一些很幼稚很可笑的问题,老师认为她是在故意破坏秩序和扰乱课堂,同学们对她表现出嫌弃和嘲笑。

这种被远离和嫌弃的孤独,让她开始怀疑自己上大学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但既然选择了,也就没有退路了。即使一个人,也要孤独地活下去。

没有经济支持,她节衣缩食,时常忍受胃疼。

为了支付房租,她每天坚持清晨4点去做保洁挣钱。

为了准备考试,她每晚认真钻研笔记,抱着书本学习到深夜。

她研读了休谟、卢梭等的著作,一头扎进学术研究,努力冲破了原生家庭带给她的认知枷锁,用心去尝试做一个大家能接受的正常人。

她用这样的全情投入去学习、去生活,熬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累,只有自己知道。

她以优秀毕业生的名义,被学校推荐去剑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后来更是成功地被剑桥大学录取为博士。

也许,这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执着。

这种执着,是需要用尽全部的努力,才能抚慰一个人的孤独。

如果说,成长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她是最孤独的那个人,在别人精彩的大学生活里,她只能做一个独行者。

如果说,需要用多倍于常人的努力去学习,才能做一个被大家接受的普通人,她做到了。

莫莫之言:孤独是一种自我治愈的方式。(图片来自网络)

03

用放下的坦然来活出自我

也许在一般人看来,这样优秀的女孩回到父母家中,可以说是荣归故里。

但对于塔拉来说,已经回不去了。

回不去,源自于她的蜕变与她原生家庭故步自封的认知。

她的父亲依然是那个患有严重躁郁症的保守摩门教徒。

她的哥哥肖恩依然用严重的暴力对她进行欺压和侮辱。

她的控诉是无力的,只有绝望。

父亲会为肖恩说话,说她是故意搞事,母亲还是不会为她说话。

姐姐认为她让家不得安宁,是因为她远离了上帝,被撒旦控制了灵魂。

这样的家,不会是她停靠的港湾,也许从来就不是。

但是家人是血缘至亲,她却无法割舍。

好在,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可以独立地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

她痛苦过,挣扎过,但最终只能选择与父母和家人告别,去做自己。

放下的她,可以坦然地说: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每天都想念一个人,但仍然庆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

莫莫之言:从内心的牢笼中将自己释放出来。(图片来自网络)

写在最后

有时候,认知是一个人最大的障碍,它会蒙蔽你的双眼,遮挡你的内心。

有时候,执念是自我认知的顽强分子,它会扰乱你的思想,拦截你的行动。

世上本没有路,路是人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

塔拉有她生命的韧性,不甘心受制于原生家庭的思想枷锁和行为压制。

她经历了同龄人不能想象的苦与累,才能走过那一段独行的大学生活。

她付出了一般人无法坚持的努力,才能冲破她原有的认知和怪异,让他人接受。

没有上过一天学,通过自学考上大学,她已是让人惊叹的存在。

没有家庭的支持,她一边打工一边苦读,成为了优秀毕业生,一路读完了博士,她有着让人无法企及的顽强。

她用自己的人生告诉我们,生命的张力是由自己创造出来的。

勇敢的人,能用内心的强大战胜死亡的恐惧。

执着的人,能用坚持的努力抚慰无尽的孤独。

坦然的人,能用真正的放下活出精彩的自我。

希望读到这里的你,有一颗勇敢的心,有一种执着的信念,有一份放下的坦然,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莫莫之言:让生命的韧性绽放人生的精彩。(图片来自网络)

关注“莫莫之言123,听莫莫讲故事,用心观察,改变认知,改变人生。

本文原创,欢迎转载,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7岁前没上过学,塔拉如何成为剑桥女博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cq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