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看到有老师在发群,表扬学生每天拍照写网课感悟,与学生积极互动,很投入,很热情,很耐心。
反思自己,专注于讲课内容,忽略了听课对象,格局太小,不会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做不到推己及人 没有不爱学习的学生,只有不合适的教学方式,或者不恰当的师生关系 我的挑剔,自我意识太浓,有些固执,色厉内荏,限制了我与学生的关系,降低了我对学生的影响
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认真学习,尊重老师。那是不可能的。你要包容差异性的同时,得引导学生怎样好好学习,而不是用冷漠打击不理的方式冷处理,让学生自我反省,惩罚是不对的
今天看柳宗元的散文《桐叶封地辨》写到,师生之间如果一问的催促或惩罚,把学生当做牛马一样,根本是管不好的,引起了我的深思
第1天网课上当有老师问我为何不展示PPT时,我回答提前让学生打印课本,如果不打印我也不会给他们提供,这就是一种严苛的要求和惩罚学生,把教学对象放在对立面,而不是放在合作方,共同进步上。学生谁喜欢,接受批评?家里老师已经给了足够多的批评,若这个老师在更多的批评他,不如不听不如蔑视,不如不尊重。 我的不放PPT真正的原因是我不会操作钉钉平台。却打肿脸充胖子,说出自己对学生的真实心理,不按要求做就活该,就应受到惩罚。
很多年前就有学生,评价只会教训学生,而不会引导学生 想当年我妈教我做饭的时候也这样说,我就不会教你,你就看着我怎么做就行。 做了这么多年老师还是没有学会,怎么引导学生而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惩罚警戒冷漠,让他们自省。
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又变成了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可见我并没有长大,并没有从苦难中学会允许学会包容,学会接纳,学会替他人着想。难怪学生对我敬而远之,难怪听课的学生越来越少。其实我只讲的在天花乱坠,没有对象,不是白费力气吗?
看一个教研员的评课,说语文课堂应该慢下来,慢才有效。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一步一步的往上走,慢工出细活,学生才能有收获,一问就答,一问就对根本不是对话而缺乏思维含量。真正的慢条斯理是老师在课堂上自信的表达,说话快的老师往往是心里没底,是心虚的表现。
我对课堂的要求就是未经预习,未经发问未经思考的课堂,不叫课堂,如果你没预习,就当观众,就袖手旁观,等待着被喂,就是鸭子等待着被填充。 可是不回答问题,没参与的未必就没有思考,但不思考的往往回答不下来问题,课堂的听讲因人而异,扪心自问吧
我会指责他们是以数据的来参与,而不是以人来参与。
在这些慢慢的反省中,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难怪影响力不够。不是学生势利的问题,而是,自己的不包容,人格的不完善,人格的缺陷造成的 与学生互动少,参与的人数少
第一,不压制学生,少批评,多表扬多鼓励
第二,体温降低难度,因人而异,问题拉开层次 比如课前诵读,比如让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课堂点名回答提醒学生做笔记,比如个别学生提出精准的问题回答,
第三不可打断学生回答,应给学生大段的时间表达,
第四,如果学生答不出降低难度,引导学生完成表达,不能批评,
第五提问精准口头语少一点,不要牢骚语调柔和一些
但我在网课上唾沫星子事件的讲课时,那是我的一种自我陶醉,其实落实不到学生那儿。
黄庭坚。 桃李春风一壶酒,江湖夜雨十年等。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江西师派的经典
课堂语言干净利落,不要念念碎。
放慢语速。缓缓说出自信表达。
与同学互动多点,这是下一步,网课上对自己的要求。
给学生笔记时间,重点让学生动起来,而不是你自己的动嘴。
讲的再多如果落实不好那就是白费力气
其实自己是自我陶醉于工作。为何非要学生认可?自己有自己的风格,又何必羡慕别人呢?这是一种自我麻痹。自我封闭还是一种自我笃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