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荀子

作者: 大猫三 | 来源:发表于2020-03-25 09:40 被阅读0次

荀子名況,時人尊稱為荀卿,漢人避宣帝諱(宣帝名詢),稱為孫卿,戰國末期趙國人。他雖屬於儒家學派,但也受到各家的影響,成為先秦諸子中的一位集大成者。他反對迷信,認為鬼神是不存在的。他主張既要順乎自然規律,也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在對自然界的認識方面,他是一位樸素的唯物論者。

荀子是性惡論者,他認為人性是惡的,但後天的客觀環境可以使它改變,所以他特別強調學習。

他主張法後王,在政治上主張用禮、法和術來維持社會秩序。因此可以說,荀子已經超脫了儒家思想的束縛,他的學說,對以後的法家思想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荀子》一書,現存三十二篇。其中大多數是他親手所寫,小部分出於門人之手。《荀子》有唐代的楊倞注。現在通行的注本是清代王先謙的《荀子集解》,採集各家之說很豐富。今人梁啟雄的《荀子簡釋》,注釋簡要,便於初學。

学生:李斯,韩非子。

相关文章

  • 古代汉语|荀子

    荀子名況,時人尊稱為荀卿,漢人避宣帝諱(宣帝名詢),稱為孫卿,戰國末期趙國人。他雖屬於儒家學派,但也受到各家的影響...

  • 读胡安顺郭芹纳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古代汉语》札记——(一)

    前两天又开始读胡安顺郭芹纳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古代汉语》,读完了绪论。绪论主要是介绍《古代汉语》的性质与古代汉语的...

  • 古代汉语

    我们总要强健自己的勇气 扯去自己厚厚的脸皮 试试总是好的 浪费时间总是不可能的 总比永与手机做伴好一些 20岁也需...

  • 荀子

    遇君则修臣下之义, 遇乡则修长幼之义, 遇长则修子弟之义, 遇友则修礼节辞让之意, 遇贱而少则修告到宽容之义。

  • 荀子

    今天浏览了一下《荀子》这本书,感受还是蛮大的,作为一位以孔子思想真正传人自诩的大思想家,确实有着不同寻常的地方。 ...

  • 荀子

    荀子(约前325—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故又称荀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

  • 荀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荀子

    荀况——儒家中一号人物,他最著名的观点就是性恶论,李斯和韩非都是他的学生,学术地位自是比不了孔子、孟子。在百家争鸣...

  • 荀子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汉时避...

  • 荀子

    荀子也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和孟子不一样,他主要提出性恶论。他认为人天生性恶,因此要靠后天的改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汉语|荀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ft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