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年职场探索揭秘转型的隐性策略

3年职场探索揭秘转型的隐性策略

作者: 孟迹 | 来源:发表于2019-09-29 09:17 被阅读0次
走好自己的路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鲁迅

这句话用在职业发展上也一样,创造每一个新的自我都是从迈出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

作为一名在医疗行业学习长达8年的医学生,我早已经习惯了一个人沉迷于书本和数据的生活,一直觉得教育也就这样吧。

这种印象一直没什么变化,直到我研二那年,我开始接触公众演讲和培训项目,从先做培训师助教,设计小组学习活动,再到自己做培训师,我才发现原来教育可以如此有趣,学习不再是一个人枯燥的坚持,它可以是一群人寓玩于学。好的教育甚至可以达到人格影响人格的效果。

从那时起,我就对教育培训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甚至在研三答辩前,我都还在运营一个英语口语培训项目。

策略1.利用工作业余时间探索新方向
研三时临近毕业,我思前想后,为了实现我刚开始读研时就设立的目标,成为一名心理治疗师,最终还是决定去医院工作,先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做自己擅长的事情,靠自己养活自己,再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转到教育培训行业。

在那个时候,我已经知道我喜欢培训,不过并没有确定做哪个领域的培训,于是我与自己做了一个约定,用3年时间,探索出来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

为了让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更顺利,在工作的第一年,我就系统的学习了生涯规划师培训课程,并且发展了生涯规划师的副业,紧接着我为自己绘制了一张人生愿景图,把所有我感兴趣想要了解的领域列了出来,一一进行尝试,例如色彩和形象管理、财务管理、情感咨询、演讲培训、人生设计等,并且原创系列“自我管理”工作坊进行分享。

最后我发现自己心系人生设计,对帮助别人自我觉察、自我管理和自我实现有浓厚的兴趣。那个时候,我就知道,我已经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而且仅用了2年的时间。

策略2.明确新方向后进行生涯规划
随后,我就利用业余时间发起人生设计项目,做工作坊和线上课程,组织小组成员共同学习如何设计自己的人生。经过半年的实践,我依旧觉得这个项目很有意义,很值得做下去,于是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具备人生设计的意识和行动。

当时我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词就是互联网,不过我并不清楚具体的实现路径,只是隐约觉得大方向是对的。

后来通过参加“个人战略课”,研究行业报告,我发现自己心系互联网教育行业,很想一探究竟,可是问题也来了,我如何才能顺利转型呢?我到这个行业又能发挥什么价值呢?我将发展什么样的生涯角色呢?这个角色会是我喜欢的吗?

这些问题都无解,除非我真的去实践、体验、感知,才会有答案。

策略3.切中市场需求后果断转轨
就在我上个人战略课期间,刚好有一个职业机会出现了,有人找我做互联网心理职业教育的学术运营工作,我这才意识到,即使转行,原来的专业也不会丢掉,只不过岗位变了,职能变了,知识和技能都是可迁移、也可再发展的。

通过进一步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优势和内驱力的探索,我更加确定了接下来要走的路,虽然不是百分百清晰,但只要大方向没错,我就愿意试一试。

于是,我就凭借着医学和心理学教育背景、心理治疗师从业经历,从传统医疗行业跳到了互联网教育行业,终于,我到了自己想要探索的领域。

策略4.先满足组织需求再谋求个人发展
现在,我已经转型9个月了,说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一开始因组织需要,我每个月的工作任务都在变化,学术运营、商务拓展,专家运营轮着来,几经折腾,曾经一度找不到自我。

尝试过后我发现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工作状态,于是我就和领导谈了我的真实想法,以后专做学术运营和教研工作,好在领导批准了。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通过“自我探索课”中的工作意图塔,将当下的工作与自己的人生愿景链接上了,并且在教研工作中找到了自己可以也想要发挥的价值,业余时间还可以继续做人生设计和生涯规划的项目,我的工作和生活终于又回到了自己喜欢的状态。

经过这次转型的经历,我发现在创造每一个新的自我之前都离不开3点心态建设:勤于探索、勇于求变、拥抱不确定性。

在创造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心态就是“怀念过去、担忧未来”,尤其是在发展不顺利的时候,我也不例外,但只要一想到,这是我给自己设计的人生,如果不走一遭,以后等我老了动不了了,我应该会很遗憾吧,我就又有了些前进的动力。

现在的我依旧还在路上,曾经自己不清晰的实现路径也慢慢清晰了不少。

果然,走着走着,路自然就出现了。

相关文章

  • 3年职场探索揭秘转型的隐性策略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鲁迅 这句话用在职业发展上也一样,创造每一个新的自我都是从...

  • 看长远

    关于职场回馈,给大家分享一个策略:看长远 观全局可以让我们对于职场回馈看的更全面,不至于忽视一些隐性因素,看长远是...

  • 职场的隐性权力

    有个同事,不是管理层,但大家都很怕跟他发生业务往来,并不是因为他脾气坏,而是他卡的严。 他负责合同、协议,图纸、设...

  • 探索Kotlin的隐性成本

    原文 2016年, Jake Wharton发表了一系列有趣的言论关于Java的隐性成本。同一时期他也开始拥护使用...

  • 项目经理思维导图——15 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如何往敏捷开发精益项目

    前期思考 转型目标:为什么要实施敏捷转型 转型核心:是否真的可以做到以人为本 转型策略:如何开展敏捷转型 转型方法...

  • 《学习策略研究》第十三章学习策略的教学读书分享

    第十三章学习策略的教学 一、关于学习策略教学的争议。 第一种观点认为:学习策略不需要专门教学。①学习策略具有内隐性...

  • 策略思维for隐性动机

    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潜藏的隐性动机。若我们能意识到他人行为背后的隐性动机,并可以对其加以有效的引导,我们便可以促成...

  • 探索Kotlin的隐性成本-2

    文章原文 第二部分将继续Kotlin编程语言,如果未读第一部分,请先阅读part 1.让我们重新审视幕后并且发现更...

  • 职场的显性、隐性规矩

    文 林夕 我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在电视中听到这么一句台词“规矩是由强者制定的”。其实当时我还不以为然,我当时理解...

  • 职场的隐性问题

    今天是在职的最后一天,没想到可以离职的这么顺利,还以为要再呆上几天,可一下子走人之后,又有点舍不得,毕竟是自己努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年职场探索揭秘转型的隐性策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hn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