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崇的阿何老师,在作文训练营里说,要写好作文,积累词汇、提升句子写作能力,多做刻意练习。
本人想说,这个办法,只能提高文笔,对写作的作用不能说一点也没有,也是十分有限。——此处欢迎大家拍砖!
我们先从文章的作用来说,“文以载道”——足以说明,“文”是辅助工具,“道”才是目的。作为想传道的人,首先要分析“道”的品种。
如果你写的是散文、诗歌,那么意境很关键。
如果是小说,那么构思、创意很关键。
如果是新闻报道,那么事实很关键。
如果是论述文,那么逻辑很关键。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里面什么是可以培训出来的,可能短期强化的几个要素。
古典传统文学中的意境,浅层的是可是归纳并加模仿的,比如,“春天”在诗文中,是希望和一切美好的代称;“兰花”是品格高洁的指代;“秋风秋雨”是寂寞、被打击的意象。这些都可以学来的,但真正被人称道的意境是模仿不出来的。王维的“人闲桂花落……月出惊山鸟”的意境,是他精通佛学,禅修深入所得。至于百代词宗——李后主的“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翻滋味在心头”更是他背负国仇家恨,和着血和泪写就的。
小说,华夏文学之所以有今日的群星璀璨,气象万千的成就,是因为千年来,国人将小说中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微言大义、到草蛇灰线,都做到极致。《四大名著》就是最好例子,不再赘叙。而写作培训强调的遣词造句,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报告文学、新闻报道,都强调——用事实说话。至于文字要求,新中国后第一批新闻人,传承“五四”文化精神,用白话文写作,但在标题等处,会刻意诗词化,讲究汲取诗词的精华。新闻历史更早的西洋,语言更讲究接地气,口语化。新闻报道“倒金字塔”的格式化写作,短期培训是可行的,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得掌握别人没有的,第一手资料,也就是说,资料比文笔重要,那些“普利策”得奖的新闻媒体人,有的甚至是用生命在写作。
网上论述文,我就服李笑来老师,他在谈到文章的逻辑推理时,说到三个层面: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认知偏差纠正。最基础的形式逻辑处理的“必然”因果关系。好比:甲属于乙,乙属于丙,那么,甲必然属于丙。再比如,如果发生A条件,必然产生B后果;推导出,既然产生了B现象,必然存在A情况。他说,即便最基本的形式逻辑,大约也有百分之七十的人一辈子都搞不懂,
然而,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不是必然,而是或然,人类真正需要探索,生活中需要关注的是,由“已知条件”,推倒出“各种可能”,这就是非形式逻辑。人心天然畏惧“不确定性”与“未知”,绝大多数人“跟着直觉”走,最终导致对所处世界认识不清。
论述文的价值就在于,解剖貌似简单的事,让读者看清其复杂面;将群众不觉明厉的事,提纲契领,化繁为简,让群众看清其要点;对中国人熟知的观点,深究来由,追根溯源,让人看清其中另有深意;让貌似未知的东东,经过你的论述,读者领悟到这其实是旧有的翻板。证明那些社会上大伙跟风的事的实际价值,并非重要。将大家忽略的,次要的事的重要性、急迫性,论证出来。
简言之,论述的价值,贵在真相。其实何止论述文,所有的文章都是,哪怕诗歌、小说,也是用意境、情节,探求人生、人性、人心的真相。报告文学和新闻报道,追求事件的真相。那么用什么来追求真相,勿庸置疑,大脑是追求真相的唯一利器,追求真理形成的论点,就是思想,所以思想有多高,文章水平就有多高。每一个写作者都有天花板,天花板就在于,你的思想,决定你文章的水平。
你觉得自己的文章不够好,就去参加写作培训,这无异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意境、创意、真相、逻辑,哪一个不是长期艰苦磨练出来的,艰不艰苦倒不一定,“功夫在诗外”是真的。
套用阿何老师的说法:“写作固然需要足够的词汇、文笔以及技巧去支撑,但这些都只能算是写作的皮囊。真正决定一篇文章好坏的,是里面蕴含的思想、观点以及知识。”你看,培训方面很牛逼的人,都这么说,你信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