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691417/fc988bc2ae7ca718.jpg)
部门里的一个小兄弟,95后,刚转正不久,提出了离职。
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大家组织了聚餐,火锅,点了特辣,算是为他践行。
从项目部到吃火锅的市区,驱车半个多小时。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拓宽,让越来越多工程专业的年轻人置身郊区,建设着新城。
离开这个他工作生活了一年多的项目部,有些不舍,更不舍的是同他一届校招进来的兄弟。这一点,从频频满杯的酒里得到反映。
他明显不胜酒力,却似乎想证明什么。
作为项目上的技术员,有着名校土木本科的背景,但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和物欲横流的时代,太多光鲜的职业和体面的饭碗,而他身处异乡,度过长达一年的见习期,依然拿着微薄的工资,他觉得有点难堪,他从来涩于告诉父母自己工作的实情。
借着酒劲,他说了很多,说的很大声,似乎也无所畏惧。
“刚参加工作没几天,跟着项目领导去考察一个分包,我全程抱着积极学习的心态,仔细听对方的讲解,认真地做记录。临走时分包的领导硬拉着我塞了一团信封,那一秒我完全惊慌失措!从来没有人告诉我这一刻应该怎么做,我一下子心都要跳出来了!”
“那天晚上我觉都没睡好,我知道项目领导每人都有一个信封,我只是跟着捡了便宜,但是我还是睡不着觉,心里面想着这个事情,一直到凌晨三四点,硬是睡不着啊。第二天一早,我没来得及洗漱,跑到项目领导办公室,把信封原样地放到了领导的抽屉里,那时领导还没来。后来他也没有多问 …… ”
说着,他在锅里扔下一片毛肚。
火锅不停地沸腾,上层的牛油冒着泡,刚下的毛肚在上下翻滚。
这是一个多么单纯的年轻人,单纯的那股明亮甚至能刺痛很多中年油腻者的眼睛。谁能在那一刻没有丝毫惊慌,泰然处之呢?
十几年来我们都从书本上学习知识,却没有人能告诉你真正独自面对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我从他身上,看到了某个时期的自己。
如今占中国大多数劳动力的乡镇青年,没有优渥的家庭背景,没有丰富的社会资源环境,父母能给的也更多是通过朴素劳动换来他们的尽可能多的受教育机会。
离开学校,离开书本,独自步入社会,真正去实践自己的人生的时候,每一个独自面对都是一道充满诱惑的选择题。
他举杯,又敬了大家一轮,望各自珍重,都早日结婚。
“我见过 A 哥的女朋友!不要说!很漂亮的!小圆脸。 A 哥你多带别个来工地上转转,给她演示一下指点江山,说这栋楼我修的,那栋也是,这片全都是 …… ”放下酒杯,有点哽咽,“你们别说,那一阵我们项目集中做资料的时候,资料室的小 k 还是跟我表白过。你们别说啊,我都没跟任何人说过的。”
“那回我帮她搬了很多资料,她一个小个子女生哪搬得动那么重的东西嘛。后来一天中午她坐我旁边,一个大办公室那么多人都还在写资料,她埋低头跟我说要不我们在一起吧 —— ”
“我当时蒙了啊!我说,唉,现在说这个,我也不知道。我自己都还不知道路在哪里。说完我心情一下就有点低落,闷得慌。小 k 看了我一下,就走了。”
A点了一支烟,部门七个人就他一人抽烟,他深吸一口,尽量把烟往上吐。“你这个应该是不想耍朋友的,一旦你到了想耍朋友的时候,自然就很容易耍起了,我和我媳妇就是这样的。没事,不急,缘分自然来。”
年轻的时候,有多少人因为自己都还找不到生活的方向,而放弃了一段感情,又有多少人因为没有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相对自由的物质条件而不敢轻易触碰爱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4691417/5f3f7c309150e167.jpg)
如今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高度社会化的分工,多方面的物质压力,让大批初入社会的年轻劳动者一旦投入到市场化的生产,就会像这庞大社会机器的一颗小齿轮,嵌固在其中,转动起来就没有暂停。
城市要扩张,经济要发展,社会需要不断进步,年轻的人们被占据了时间,限制了空间,他们根本停不下来,慢不起来,生不起病,有些甚至长期远离家乡,不敢轻易开始一段爱情,或许也没有爱情。
锅底越煮越浓,火锅越吃越辣,酒精入喉,点燃了人一切的思想和表达欲。
“我对不起大家,真的!我们几个同一届的兄弟,我最先选择了离开,我是逃兵!”他喝了一口酒,酒还没下肚,又急着说话“我只是想换个行业试试,离职的事情我思考了很久,才鼓起勇气告诉领导的,我想着我还年轻,我想试试更多可能性。我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走,领导说马上就有封顶节点奖,我说我就是想辞职,不用管那么多了。我知道我很可能会后悔,你说我干了这么久的施工,突然去干其他的,肯定又是从学徒做起 … 我已经准备好了肯定要很穷一阵子。”
“我真的会后悔的! A 哥,我这样做我都不知道是对是错,哪天我混不下去了来向你借钱,你一定要借给我。”他一度哽咽。
“不要想那么多,既然选择离开,就应该一鼓作气。年轻才是最大的资本,离开要趁早,越晚越在利益的纠葛中动惮不得。没有人能告诉你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景象,那就做好一切准备,自己来迎接,自己走出一个样子。” A 哥一通快语,也说出了我的想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4691417/fbef84c8e1688afd.jpg)
当下市场经济,国企早就完成改制,曾经风光一时的铁饭碗行业早已今非昔比,诞生在建设大院的 “ 局子弟 ” 也多数在上一代们的付出后,选择了其他新兴的行业。
如今建筑业的一线有太多的人想逃离,每每的离开都是一种身心的释放,人员的流失之快毋庸置疑。也正是如此,企业每年都会招收大批的应届生,通过简单的培训,分配到天南海北的工地项目,然而每年也都会流失大半。
20出头的年纪,在工地的板房里度过,将青春献给建设,留下或离开,都是自由的选择。
这是社会的本质,是现实,是生活。
我想起很久前,写给即将迈入大学的侄女的一段话——她在父母的陪同下去到了新的城市新的校园——我在送给她的卡片上写道:“轻履者行远”。
现在看来,或许放在那时还是小资学生的侄女身上并不太适用。
毕竟,没有真正经历生活的洗礼,根本不知道卸下包袱是多么不容易。
网友评论